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谁不会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2b6983267b3d670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4f84befbf798a95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3a7144634134fa63.jpg)
①缘起
今日和孩子看《西游记》,唐僧师徒走到车迟国,车迟国王信奉三个妖怪变的道士,兴道灭僧。唐僧师徒为获得关文,与三妖斗法。其中第二场国师虎力大仙与唐僧比云梯显圣,被孙悟空变七寸长的蜈蚣咬下云梯。这个云梯显圣其实就是虎力大仙和唐僧比谁可以一动不动坐着,看谁坐的时间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88ffe70c38bf1963.jpg)
孩子突然问我:“比这干嘛呢?我也会呀,上课我可以一直坐着不动,这能叫功夫?”
孩子无意中的一个问题使我陷入沉思,是呀,坐着一动不动,谁都会呀?既然大仙们当做“功夫”去比试,想必大有学问。于是,想起了每次到寺庙,都能看到和尚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曾经羡慕不已,这个职业不错。
仔细百度了多遍,我真是“无知”,所谓“大道至简”,这个坐着一动不动的功夫确是天下第一的难功夫。
我试着万念具无的坐在那里,坚持不了五分钟,脑子里就被乱七八糟的思绪带跑了,难,真难,实在难!
②思考
原来这个“坐”是有不同的叫法的。
1.“打坐”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
2.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
这么多年我竟然没有动脑筋思考过,就随意认定如来佛在打坐,菩萨在坐禅,道士在冥想,乱套了,张冠李戴。打脸,打脸,我有没有在课堂上给学生说过呀?那样更是带偏一群人,罪过,罪过!阿弥陀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f0b21f6dbddc8fb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58aec868ea695c00.jpg)
其实,道家的“打坐”和佛家的“坐禅”形式上虽然相同,但本质上是有有区别的。
道家的打坐是在思考,思考关于道的方面的东西,放弃了视觉来感受世界。道家是为了追寻世界本源(道)而修行。
佛家的禅坐是在感觉,感觉灵魂及周围事物的变化,不是表面的变化,是更深层次的,简单来说就是是在闭目沉思。与道家不同,佛家是为了在这世赎尽全部的罪孽,,来世登极乐而修行。
我犯了一个错误:看事物,只看表面就草率的下定义。长着脑子,竟然没有用,浪费,跟无脑一样!
再深思,天呀,我已到不惑之年,才开始使用我的大脑,开始做简单思考,羞愧难当!
《论语·为政》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发现我完全没有跟上节奏,甚至是没有找到“生活的节奏感”!!!“四十而不惑”,意思是到了四十岁,才不迷惑。我与此正好相反,我是“四十而惑”。还好,还好,还有一句话可以给我些许安慰,《论语·里仁》中人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我“四十而惑”,可能还比一部分人强呢!自我安慰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b7d7ed77fe29cfdc.jpg)
我不是道家修行之人,我不是佛家信徒,只是俗世一凡夫俗子,但祈求开悟的心无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875fa1fa4acfb619.jpg)
好多人喜欢遇事求佛,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脑袋中都有一个求佛的地方!鼻子下面都有一个求佛的工具可用。那就是心,那就是大脑,那就是嘴巴。用心去悟,用脑去思,解决不了,用嘴巴去问。何必到处求佛!做好自己便是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acff2dc6aa167c05.jpg)
③行动
通过孩子的问题,我展开了思考,求证过程,“四十而惑”也不晚,惑,迷茫,分辨不清,那如何“解惑”呢?
韩愈的《师说》我曾经背得滚瓜乱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看来,求师是必需的了。谁为师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意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此之后,绝对不可想当然人云亦云,只看表象,不思考本质。多看,多读,多查,多问,多思!
④总结
一:我是不是年龄大了的原因,一个小事,心思重的,想了这么多?
二:“无知者无畏”,以前对于很多事物,随意下定义,现在越来越胆小了,变得谨小慎微了,是不是我进步的表现啊?
三:我是教英语的老师,可,现在却发现自己的母语,汉语中竟然有很多用错的词语,汗颜,有愧,改,一定用心对待我的母语!努力会说话,说对话!
我是凡夫俗子,不懂宗教,文中有理解偏差之处,有话语不敬之处,务必见谅。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f24c99232e4a4c6e.gif)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6325/40161347e94d2239.jpg)
愿你我皆可寻得菩提老祖之处,寻得智慧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