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选择

2017-03-31  本文已影响29人  秦龙同学

标题:关于“选择”的方法论

1.关于价值观决定命运(或者说轻一点:价值观决定生活质量)的一个绝佳例子:

什么是价值观来着?价值观就是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就这么简单。

2.人生什么最重要?

“选择”最重要。

每个人做选择的根基就是他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锻炼自己的价值观,就等同于提高选择的质量。

做选择最深的方法论是:

添加必要的条件。

经过高质量选择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显得很简单,但简单并不等于容易。最终做到才算完美。

再把选择深层次的拆分理解:

(添加)(必要的)(条件)……

每增加一个条件,选项就会大幅减少;如果有没必要的条件掺杂进来,那么就会提前使得自己“全无选择”。

现在我明白了,做选择,就是:添加条件。但也明白了,那条件必须是“必要的条件”!

——选择,就如“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既“简单有效原理”)最应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地方。

通过“奥卡姆剃刀原则”做选择,思考: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到哪些地方?结果发现在做选择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必要的条件。

在做选择的时候:

一定不要忽略那些必要的条件;且要在必要的条件上做到足够苛刻!

cobuild基金创始人铁岭:

所谓成功的创业,无非就是一群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也提过成功的公式:

所谓的成功,其实只不过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

铁岭的创业方向选择:

1.高频

2.刚需

3.大市场

选择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明显属于只能通过后天习得与锻炼的能力。所以说,选择能力,肯定是平时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

1.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当然要从小事练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2.为每个筛选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分;

3.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要么要必要,要么没必要;

4.三十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着急,因为还有下一步……

5.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钟仔细过一遍——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复很多次……


思考与行动

1. 现在回头看,过去你做过的排名前三的重大决定分别是什么?决策质量高吗?如果高,为什么?如果差,又为什么?经验教训分别是什么?(这都够自己反思几万字的了……)

2. 单独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决策过程”,其实就是遇到选择的时候,把文章里提到的那五个问题反复回答很多遍……

3. 经常观察别人的选择结果,逆向“猜测”、“分析”他们的筛选条件,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这一条是必要条件?我认同这个条件的必要性吗?如果认同,严格到什么地步才够?

答:1.我做过的排名前三的重大决定分别是:

1.和在一起三四年的初恋女友分手;2.报考网络教育;3.办理出国劳务项目;

这个等明天早上好好的回答思考一下……

2.“决策过程”的方法已经在简书里创建了专题专栏,以后有决策都会在“决策过程”专栏里输出来……

3.这个需要花时间去寻找,需要刻意的去观察才行,在心里埋下一个刻意观察的种子,留待发现……

PS:待更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