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说:赵老翰在四平街传奇】第一百三十章 赵老翰捐钱助学 尹
本文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第一百三十章 赵老翰捐钱助学 尹知事荣升厅长
赵老翰两人出了外栈,向东而行,很快越过大濠沟,进入中国街地。在北一纬路走了一轱辘,来到十字路口,向南进入北二经路。在路口上赵老翰向前边一指说:“过了北三经路,那儿就是小学校,你看是不是离当铺不远遐儿?”
“是啊,我那小尕子能到这学校可真不错。对了,我问你咋不坐马拉轿车?人家都说你小抠儿。那话儿咋说来地?你可别不愿意呀,都说‘老奤、老奤抠P眼!’别跟我说你没听着。”
赵老翰笑道:“听着了能咋地?这耳朵听,那耳朵冒!你说坐个轿车,不说别的,咱这是去马大人家,人家见到给你赶车的老板子在外面等着,你说他们能不给点小费吗?我到人家那儿送点礼,还没有人家给的车老板子多。你说他们到我那嘎嗒儿是不是得礼尚往来?扯那干哈,不让他们靠前儿,到时候的时候到我家窜门,睁只眼睛闭只眼睛就当看不着。”
“哈哈,挺能算计,那可是赶车老板子自个儿得了,跟东家没关系呀。也是,你不让靠前,也不用再掏腰包拿钱了。”吕易安“嘿嘿”一笑,想了想也不再说什么了。
两人很快到了马家大院,看门的见是赵老翰来了,马上打开大门请赵老翰两人进院。
门卫指了指会客厅:“马大人正给人开呢。”
赵老翰一笑,点点头。两人直奔会客厅而去。
这时,过来一人迎接,赵老翰一看是秘书李朝余,就问道:“李秘,马大人给谁开会,我是不是得等一会儿?”
李朝余说:“不用!万(卍)字会会长开会,听说你给奉天办军粮去了,马大人就没让找你。正好你来了就参加吧。”
赵老翰一听心想咋这么凑巧,就在客厅外轻敲三下门,只听里面人喊:“进来!”
赵老翰推门而入。只听有人说:“哎呀,你个赵老翰啥时回来的?”
赵老翰随口说:“昨个儿。”
“听说你给丽达公司采购大豆去了,这么快就完事了?”说话的人是翟书田,跟赵老翰一样,是中国街红(卍)字会的副会长。
赵老翰得意地说:“小事儿一桩,到大连蹓跶蹓跶,开了个分号。”
马龙潭笑道:“你赵老翰真是个买卖人,精明的很呀。”
赵老翰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只不过是到那嘎嗒一看觉得很有必要,反正发大豆进关里,大连是必经之地,设一个铺子就当是中转站了。对了,马大人今个儿开会是啥内容?”
马龙潭说:“你来的正好,你也看到了,来中国街开铺子的商民越来越多,原先建的校舍不够用了。开会就是号召商民捐款增建校舍。”
赵老翰首先表态说:“这太好了,无需细说,只要是对中国街商民有益的事儿,万字会一号召,我无有不同意的。需要捐款多少,说个数就行。对了。”说着赵老翰转过身来,把吕易安拉到前边说:“这是我的结拜哥哥,也是我的外栈掌柜的。这不家刚搬来,就住在当铺院里,有个孩子需要上学。看到了吧,仲平兄心放肚子里吧。回去该干哈干哈,我开完会就去当铺!”
吕易安向马龙潭拱手施礼,又给在坐开会的人也施了个礼后,就告辞回走了。
赵老翰随后找个座坐下,马龙潭说:“正好人齐了。孩子上学的事在座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不管有没有关,我想咱万字会的人应该给别人立个榜样,发起人带头。哦,拿五百大洋的算是发起人。”
马龙潭话音一落,赵老翰马上说:“我出五百大洋!”
接着在座的红(卍)字会成员都一一表态,并报出捐款数额。
原来,在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时,马龙潭就向梨树县知事尹寿松提议预留建校宅基地,在北四经路和北五经路之间盖了瓦房十八间。还有耳室两间,以及学校的整个围墙。还有学生用的桌椅及教学用具。学校大门朝北,也就是北一纬路道南,道北正是天增长油坊。这所学校建成后,一共花一万零五十三元现大洋,全部是马龙潭掏腰包捐助的。当时,尹寿松还是县知事,而下面管教育的劝学所所长正是藏尔寿。学校根据全县排名定为“县立第十五小学校”。
为此,奉天省为彰显马龙潭捐资办学的义举,特发一等银质奖章一枚,并“育才兴学”匾额一块。
这个还有个传说,说是当年,马龙潭为捐资办学,曾经问秘书还有多少钱。马龙潭自己没有买卖,所做的善事,拿的都是俸禄。秘书李朝余清楚马龙潭现状,故意隐瞒钱数,没有说那么多。马龙潭二话没说,铺开宣纸写了“倾其所有”四个字。李朝余无法,只好跟建校方联系,所花的钱实报实销。所以,就出现了“五十三元现大洋”的零头。
马龙潭对学校教育非常重视,这是他做慈善事业的主要部分。当年,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为自己的家乡庆云县中马庄,建了一所小学校。使自己家乡地僻偏远的中马庄出了名。
这一次马龙潭本想还自己掏腰包,可红(卍)字会其他成员不同意。因为,红(卍)字会成立宗旨就是搞慈善事业,而兴办学校是这个组织的主要任务。当然还有救助、赈灾,和突发自然灾害的救济。总之,红(卍)字会是把有慈善之心的富人联合起来,利用他们的财力对贫民进行临时性的赈济。
马龙潭一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收到捐资款项也足够扩建学校之用,随后笑道:“梨树新任县知事藏尔寿藏知事也参加了会议,大家认识一下。”
藏尔寿来梨树任时就任劝学所所长,在办学方面很有成效,尹寿松离任后,就由藏尔寿继任知事一职。
坐在马龙潭一旁的藏尔寿,起身跟众人施礼并打招呼,随后说:“看到踊跃捐助的场面,深受感动。中国街从开办始,就对建校大力支持。孩子们能有好的学习环境,来这里的商民才能安心。一定会促进中国街大力发展的。如果尹厅长知道,他也一定会感谢诸位赞助的。再次谢谢在坐各位商贾。”
赵老翰一听说藏尔寿是新任县知事,马上问道:“尹知事腻?”
藏尔寿说:“尹知事现已经荣生了,到热河省当厅长了。”
赵老翰问的尹知事,就是曾任梨树县知事的尹寿松,表字秀峰,安徽桐城人。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至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任怀德县知事;民国九年(一九二O年)至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任梨树县知事;民国十四年当年尹寿松被调往热河省任省政务厅厅长。
赵老翰不知道尹寿松已经离任,他很惋惜没能见到尹知事最后一面。
其实,在当时谁都没能想到,尹寿松被提拔调走,无形中救了尹寿松。因为,尹寿松开辟四平街新市场的创举,得罪了日本人,日本人对他恨之入骨。当年,尹寿松开辟四平街新市场时,满铁四平街事务所所长曾经用卑鄙手段,获得新市场土地租契,并以此为据进行捣乱,还派出关东军南满铁道独立守备队进入拟建新市场,以期阻止新市场的建立。尹寿松通过引经据典,与日本人多方交涉,最后,日本人自知理亏,不得不把军队撤回。尹寿松用自己的智慧彻底战胜了日本人。后来,尹寿松虽然离开了梨树县,但心系工作过的地方,他把跟日本人据理力争用过的法律条文,并把搜集到的全部中国与日本发表过的条约,一一进行整理,汇集成册名曰《中日条约汇纂》,同时,还有《中美条约及公文汇纂》等。
尹寿松开辟四平街新市场的创举,东北王张作霖更是大笔一挥,签署了督军兼省长令:“为振兴商务保持利权起见事属可行参所送章程是否允协拟免三年一切杂捐也难仰财政厅会同洮昌道尹核议定夺此令。中华民国十年二月十八日。”落款是: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那时马龙潭正好在洮昌道尹位上,看到呈文就大力支持,并力争实现三年免一切杂捐,以利于吸引众多商民。张作霖进关需要大量金钱支持的,所以才有对免捐税有点疑议。后来从长远利益上,觉得头三年免捐税用来吸引人是好事,所以,尹寿松开辟四平街新市场的创举得以顺利实施。普通老百姓也倾全力为完成这一创举而出力。开铺子的开铺子,打工的、学徒都的纷纷来新市场寻找新生。
四平街新市场用地,也就是铁道东边叫一面城的地方。梨树县公署计收买蒙地两千O八十二亩,以千字文划块,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整个市场街基从北向南每四个字一排,一直排了九条街基。共用三十六个字,每个字为一大块街基,字与字之间就是划定的道路。从西到东修了四条路,因为最西边临近大濠沟,对面还有关东军南满铁道附属地独立守备队的军营,它们修建了碉堡,碉堡枪眼直指四平街亲市场,所以没有修道。每个字形成的街基四十三亩二分,分为十二个号,每号街基地面积三亩六分,大约长十八丈,宽十二丈。
一般小商铺根据自己的能力领一号,也有二、三个人共领一号的,大的商号最多只能报领三号街基。规定中特别声明:不得冒领大段,以防倒手投机。赵老翰根据规定在宿字地块报领了三个号的街基。
藏尔寿眼光环视屋内的所有人,进而慷慨激昂地说:“顺便说一下,中国街商民为感谢尹公这一创举,集资为尹公立德政碑。碑文是请在奉天省的前翰林院侍讲学士世荣撰文志其事,四平街市纪念碑不日刻完。届时请在坐各位参加立碑仪式。”
尹公德政碑碑石上有两个白点,是为日本鬼子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街时留下的枪伤。它们对尹寿松恨之入骨,所以损坏了这个碑。多亏爱国人士,当天把石碑埋入地下。碑上下面的白点其字为“六”,即:三亩六分的六。
上面的白点是为“怀”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