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一个技巧三个步骤,给目标客户群造x光。

2020-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露珠勿忘我

曾经一位商家找我做咨询,他是70后做了一款面向90后的熬夜面膜,花1000元找人写了一篇推文。

然后拿30万投了500多万粉丝的大号头条,结果卖了不到10万元他非常郁闷,但聊到一半我就发现问题的症结。

他每次都说我认为,我觉得最后我实在忍不住给他提了一个醒,我说你有没有去了解过你的用户,他说有啊,就是90后啊。

而且我是首席产品体验官,每天都在体验产品,我觉得非常符合90后的个性。

你看出问题出现在哪里了吗?

他只知道90后这个笼统的信息并理所当然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预测90后的心思,这中间就产生了代沟。

这也是在做顾客画像时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笼统不具体。

很多人对目标客户群的了解就是:想变美的女性,职场女性,宝妈等,总之非常宽泛,但问题是想变美的女性是多大的年纪,她有什么阅读习惯和喜好,消费观念是什么?经常出现在哪些场合,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些你根本就无从下手。

例如我们卖面膜锁定的是想要变美的女性,如果要推一个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二折,面膜当推送后报名的用户可能就寥寥无几。

是用户不想占便宜吗?是女性不想变美吗?肯定都不是。

问题就出在没有清晰的用户画像。

比如20岁左右的小女生,他们渴望变白去痘,对价格接受度偏中低端。

30岁的白领经常熬夜加班,想要去黑眼圈预防皱纹,而宝妈生育后有了妊娠纹,皮肤暗哑松弛,更想祛斑变紧致。因为有稳定的收入,对品牌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不要预测你的用户知道谁是精准顾客,比什么都重要.

常见的第2个误区停留在工具和数据的层面。

经常有学员说他收集到的调研数据非常详细,各个百分比也很精确,但数据找来后就放到那里,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然后写文案时还没有方向,不知道用户有哪些需求抓不到用户的痛点和爽点。

什么是用户画像?用户画像对卖货文案有什么用?

用户方向是根据目标顾客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其他行为等信息抽象出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接下来我讲两个小小的案例。

第1个案例。

我给一个养生店做过文案,顾问店里有两个实习生,每天给他们同样的任务,就是发200张引流传单,结果却是一个人的传单到店率总比另一个人高25%左右,问他怎么做的,他说发之前我都想一下哪些人会对养生感兴趣,他们有什么特征,见到符合这些特征的人我才发,而另一个人则是逢人就发。

这个实习生勾画出来的符合用户特征的人就是用户画像。

第2个案例。

你有没有想过,老板为啥要把早餐铺开在居民区到写字楼的路上,学校旁边的小卖部为什么要卖零食和文具,而不是卖化妆品和鲜花?

在早餐铺老板的眼里,每天早上必定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从这里经过,因为赶时间上班,没空在家吃早餐,所以他要买包子油条,豆浆,茶叶蛋,而在小卖部的老板眼里,每天必定有一个学生路过这里,他上学要用的笔和本,他贪玩也贪吃,每天的零用钱不多,但可以买一些小零食解解馋。

卖早餐的上班族用零花钱解馋的小学生就是用户画像,他是这个群体的虚拟代表,身上有这个群体的全部标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画像应该是单个人,而不是一群人,你要揣摩购买者在想什么,在做什么,经常去哪些场合,他对什么文字什么仪式有着高度的敏感。

只有是单个人,你才能够清楚的看得到,了解到他。

事实上对于我们文案人来说,没有精力和专业工具做精细化的用户统计和分析,也没有必要去要做这么仔细,而单数法则能让我们更高效的做好顾客画像,具体怎么做呢?就是,为你的顾客设定角色,不要再说顾客,而是直呼其名。

例如你的目标群体是心中产女性,你就可以描述。

李丽是因为30岁的白领211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做主编,月入2万元,居住在北京四环,她属于一手带娃一手工作的职场宝妈。

这说明他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

她说妈妈是孩子的榜样!作为左右铭喜欢阅读,渴望有更大的提升,平时他会和闺蜜逛商场,也会参加一些成长社群去国外旅游,

这句话表明了他经常出了场所以及兴趣和价值观。

她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但有自己的判断原则,比如性价比对于能让自己体现更好水平水准的东西就会毫不犹豫。

她不愿意随大流,却容易被身边优秀的人影响,

这句话说明了她的消费观念和购物决策因素。

通过角色设定,你能了解这个人对哪个仪式和场景敏感,影响他购买决策的因素有哪些等等,从而揣摩他对这些词场景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这样就更容易与她对话,你也会比针对一群人更有办法,如果你能把产品卖给他,也更容易卖给她为代表的这个群体。

那么用户画像对我们卖货有什么用呢?

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也是最关键的,他能帮你摸透用户心理和需求,了解用户的痛点和渴望以及影响他们购买决策的因素有哪些?这样你才能找准切入点引发共鸣来卖货。

如何高效的做用户画像,并巧妙的用在卖货推文当中呢?

我总结了4个步骤。

第1步搞清产品功能按图索找用户。

第2步提炼关键标签描述,角色设定。

第3步借助大数据工具锁定切入点。

第4步梳理卖点排序,做好攻坚对策。

下面我通过实操一个案例来详细讲解一下。

这是一款鼻炎喷雾,当时市面上鼻炎产品非常多,至少有二三十种,为何我能做到三个月突破10万多单,销售额1000多万元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把这个群体摸透了,具体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1步搞清产品的功能,按图索骥找用户。

做顾客画像的目的是为了卖货,所以分析顾客画像也应该从产品入手,考虑清楚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什么需求,反向推出客户有什么特征。

比如鼻喷的特色功能是疏通鼻塞缓解鼻炎,那我就可以反向推导出哪些人是鼻塞鼻炎的高发人群,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也许你会说,老师如果你对这个群体不了解怎么办?答案是借助数据工具。

这里常用的工具有百度指数,微信指数,生意参谋,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等。

以百度指数为例,你在百度搜索栏输入百度指数,就会出来百度指数的数据查询界面,然后输入你要查询的关键词,鼻炎鼻塞等等,并点击菜单栏的人物画,像就会查到鼻炎这个群体的相关信息,包括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地域分布,兴趣分布等等。

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然后再根据数据最集中的信息对应到身边某个鼻炎患者,比如老公同事,这样你就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第2步提炼关键标签描述,角色设定。

抽取顾客群的典型特征,提炼出关键标签,主要包括。

1.基本属性如身高,性别,教育程度,体型,子女文化婚姻等。

2.兴趣爱好,如运动爱好,旅游爱好,电影爱好等

3.消费属性如参与人群,境外游人群,母婴用户,理财人群等。

4.社交属性如经常出现的社交场所日常动态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品不同,敏感标签也不同,例如美容行业对身高并不敏感,理财行业对身高体质都不敏感,所以在顾客分析过程中要把握颗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提炼关键标签即可。

例如针对鼻炎顾客群,我就提炼了角色设定的名字,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状态,消费观念,爱好,以及经常出现的场合等几个维度的标签。

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面对这些冷冰冰的基础数据,你是没有任何感觉的怎么办?你要通过角色设定的方法赋予顾客画像具体的角色,让其鲜活立体起来。

我描述的角色设定是,林子是一位31岁的白莲,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销售主管,月薪12,000,居住在广州四环,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它正处于打拼事业的关键期,对身体的小状况,抱着能忍就忍的心态。

关于角色设定要注意的是产品的顾客群体不同,可能会有2~4个角色的原型,你只需要把最有代表性的两三个描述出来就可以了。

第3步借助大数据工具锁定切入点。

有鼻炎的人很痛苦,但通过顾客画像了解到这个群体普遍是能拖就拖的心态,如何让他们采取行动呢,这时就要借助大数据找到切入点,刺激他们立马行动,否则鼻炎的痛苦没有被激活,永远只是潜在需求。

通过百度指数发现每年的二三月份和9月份10月份鼻炎都在明显的增长,为什么二三月份入春柳絮满天飞,就10月份入秋降温降雨,这两点都是诱发鼻炎的重要因素,而我接这个案子时恰好是入秋。

所以我锁定入秋这个切入点,触发客户群,对鼻炎的恐惧开关,让潜在需求成为不得不解决的刚性需求。

其中同时小林部门开会上班挤地铁等,就是通过角色设定找到的灵感,而且它是目标群的综合原型,也更吸引,更容易引发共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