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母的剧情中脱身而出,要学会觉知,让人格独立成为自己的编剧

2021-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意识疗法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 约55~约135年)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又有谁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我们没有被征求意见,生非我所愿死亦属无奈,人生下来就有一种被动感,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演好自己的剧本,让自己的心理得到成长,要知道身体上生理的伤痕容易得到修复,而心理的伤痕却是历久弥新,把我们所有快乐幸福,安全的能量都源源不断的吸进去,剩下一副空皮囊踽踽独行在这个世界上,再往后余生留下了浓重的影子 !

而这一切要从我们的原生家庭说起,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有一个术语叫阴影( showder)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会躲进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父母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但在大部分家庭里面,这些种子里面包含了爱不被满足,行为不被肯定,需求不被重视而导致的恐惧感,无价值感,不安全感以及低存在感的基因。

如果在我们原生家庭里面,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出自于得到父母的认可跟接纳,那么我们就会将自我部分加以阉割,我们会用父母给我们的标准去看待这个世界和认知这个世界,这就是所谓的镜像心理!人们会潜移默化地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进行审视,然后再塑造自我的形象,换句话说父母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自我状态,大部分的心理问题跟原生家庭关系密切,在于很多父母的负面行为方式是存在的,很多父母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始终以不同形式支配着孩子的人生剧本。

孩子的认知不足以理解这种状态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将父母不稳定状态归咎于自己,是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导致父母的情绪反应。即便成年后会继续背负这种罪恶感,导致很难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由此引发信任危机与自我价值感的缺失,这将会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障碍,比如总是试图讨好他人来获得价值感的认同,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比他人更优秀来获得赞赏!这也是意识疗法里面提到的他证模式,由此人格变得不健全!

如果父母的心理状态是稳定的,就可以跟孩子处在同一心理频率上,那么就能够共情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他们的需求,肯定他们的行为,响应他们的情绪,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面成长的孩子达到心身和谐平衡的状态,更能够催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一个人从原生家庭里面所能获得的最好的人生礼物。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谁也不敢自己保证自己的教养方式十全十美,谁也不敢确定自己时刻能够保持在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中。

你必须从现在开始成为自己人生的编剧,你要知道父母有自己需要面对的人生剧情,有自己未曾解决的心理问题,他们也很有可能是上一代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在时代环境的限制和生活重担的压迫之下,他们也深陷在原生家庭泥沼之中,同时不假思索如同条件反射般把将自己身上的痛苦传递给下一代。

所以你必须要将自己从父母的人生剧情当中脱身而出,把自己切换到观众席上来,我们要觉知哪些是严格要求哪些是父母出自于自己内在的不稳定心理状态而导致的控制,在孩提时代因为我们的认知不足以理解父母的行为,会曲解误解父母的行为,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经历掩盖在头脑思维制造的阴影当中,所以觉知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力,觉知就是从思维的桎梏当中脱身而出,像旁观者一般将事情还原为事件的能力,更多觉知的内容参详以下专栏:

觉知在自我疗愈的过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楚哪些是虐待控制哪些是严格要求,我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放任自流的野生状态,他们需要经过不断地摸爬滚打熟悉人世间的各种规则才能成长起来,那么家长有时候为了帮助孩子适应规则的同时,就会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我们称之为严格要求!但在中国的教育文化氛围当中一再强调不打不成器,体罚成为必要的教育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地将作为严格要求的教育手段,演化为生理跟心理的双重虐待。

虐待是突如其来的暴力,往往出自于父母对孩子无意识的控制和愤怒情绪的宣泄,并不是为了帮助孩子熟悉规则,那么孩子就会以父母的情绪状态作为自己行事的标准,父母的脸成为自己心理的晴雨表,会在潜意识层面植入不安全的种子,由此发展出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察言观色,生怕在他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惹到对方。

父母在施虐以后为了弥补内在的愧疚感还会跟孩子讲:我打你是为了你好,当孩子无条件接受这样的信念,虐待就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存在,这在改善不良习惯上效果并不明显,在无意识之间损耗信任感跟亲密度,那么在孩子步入社会后也就很难与他人建立跟他人的信任跟亲密关系。同时会进一步通过镜像效应将这种伤害继续传递给下一代,受虐的对象势必会成为施虐者,受伤的对象势必会成为伤害者,被控制的对象势必会成为控制者。

当你开始觉知就踏上自我复苏跟意识觉醒之路,你就跟控制跟不安全下的自己说再见了,这有可能会被冠上不孝的罪名,但以牺牲自己的自我意识甚至心身健康为代价去迎合世俗的眼光,我们便是将自己再度推进的危险和痛苦的阴影当中,无法获得人格的独立,那么你整个人生都是与原生家庭的抗争史,而实际上无论我们在任何条件下都有生而为人做出选择的最高权利,当你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我意识跟孝顺并不冲突,自我意识是精神的觉醒,而孝顺是物质的满足。

分析原生家庭是为了找到疗愈的伤口所在,并不是为活不出自我找借口,并不意味着你要与父母做殊死抗争,或者是要改造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来为自己失意的人生买单,独立健全人格的真正含义就是要直面现实,勇于为自己的人生买单,如果我们不敢回想自己从哪里来,我们当然也不敢畅想自己要到哪里去,无论我们外在拥有多少的成就,却无法填补内在的空洞。

跟随自己的内心编制属于自己的剧情活出自我的价值,虽然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但是永远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作为自我唯一的掌控者,解决问题的钥匙永远在自己手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能力挣脱原生家庭的枷锁,拥抱真实健康美好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