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上过的课2.
身份不容易拿到,首先想增加收入备个后路,万一没了工作怎么谋生的问题。
此地,补习风盛行,有专职补习老师,我后来看儿子的补习老师就靠给学生一对一补习买了公寓。
补习肯定补不了英语,本地有许多杰出老师和大学生,那别的科目除了华文都是英语写的,只有华文了。其实,华文才是我们的擅长。
狮城人华文什么水平呢?相当部分人说是没有问题的,读写不行,不认识字一样,我们说个难一点的成语就能搞蒙他们。
当然有不少水平高的,我遇见的几个还读我们历史和文学的,交流很有层次的。
一些能够说些成语的,能够把一些专业一点的汉语英语转译的也很不错了。
本地人喜欢看文凭看证书,就是餐馆打工还要培训饮食安全课程,打扫卫生也要。
不少人暗地里兼职,我听说不少。被人鼓动着去上华文大专的语言教育,说有这个可以去补习中心打工兼职,也可以单干,晚上、周末可以挣外快。
那时候汇率很高,确实很诱人。
记得前台报名的姐姐既漂亮,说话又动听,台人,居然要我高中毕业证书和高中成绩,难道我后来上的学是假的?
那时候鬼迷心窍一样,还真的找来了。
十几个人,大多是女人,只有一个是本地人记得叫明珠,好像一直在家带孩子,准备重返职场,看着快五十岁了模样。
有几个小姑娘,其实也不算小姑娘,就是还没有结婚,没结婚的还有两个七零后的,人比较小巧也挺漂亮。有几个是家属,比较悠闲,因此不少人有空闲时间,晚上上课就约周末约会。
记得那个学校,对,虽然就几间租的房子,他们叫学校的,还有幼师课程,这些都有承认的证书。
我们的华文课,请的老师还是挺有水平的,不少也是研究生毕业的,一个单元十次课一个老师上完,上完就考试然后换老师上下一个单元,讲义都是老师自己准备的。
第一单元,好像是关于古诗词的,老师姓蔡,狮城华人。老头头发稀疏,每一根都白得发亮。天天背着书包和我们一样去上课,他说他还在写早报的专栏,在厦大读研刚毕业,毕业论文是关于苏轼的词。
我当时觉得我们读书已经像玩笑一样了,谁知他都退休了还在读书呢。
他的课主要是解读诗词,很详细的那种,虽然没什么新意,规规矩矩地讲课而已,但是作为一个南洋华人已经很难得了。
而且,我后来才发现我们的水平,这样也足够了,不少人起点不高,一部分人也没有钻研提高的心思,只想拿文凭拿准证。还有人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讲的东西都找得到的。
我对文凭不怎么在意的,就想赚钱。
蔡老师倒是兢兢业业的,写了个单子让我们去读一些诗词并解析。
考试也是解读诗词,我记得我差点满分。因为当时他给了个大概范围,我正好有本唐诗解析,不知道是房东还是租客的,很旧的书,我就捋走了,偷书不算偷。
这之后,每逢考试,他们要我整理大纲发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