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是涤清本质的源泉,马化腾精于此道:用提问的力量和上帝
水伯,《消费者洞察指引》,《认知变现指南》作者;Stygoogle(软赢·镜像元)创始人
移动网络时代唯一壁垒就是认知,周二有约给思想洗澡让认知破壁!
学会提问是涤清本质的源泉,马化腾精于此道:用提问的力量和上帝握手丨水伯
引语:1998年腾讯生死关头,马化腾的灵魂提问?
1998 年,马化腾和张志东等5人创立了腾讯,99 年他们参照以色列即时通讯软件 ICQ ,搞了个 OICQ,也就是后来的 QQ 。当时市场上有一大波同类通讯软件:PICQ、T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等等。和这些相比,腾讯没钱没人,眼看就要淘汰出局了。
情急之下,马化腾魔障了,一个人自言自语。突然问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上帝,用户们都在哪里上网?”
正是这个问题,拯救了腾讯。ICQ 原先欧美于流行,由于经济发达,大家都用自己的电脑上网。所以在ICQ 最初的设计中,所有用户信息都被储蓄在个人电脑里,包括“聊天记录、朋友列表等”。但在中国就出现了大问题,当时中国个人电脑并不普及,大家想上网,只能去网吧,你不可能每一次都用到同一台电脑。只要你用不同的电脑用ICQ汉化版,你昨天加的好友就全部丢失。因此不少人在网上遇到了聊得来的人,都会马上把对方号码记下来,下次去网吧还得再加一遍,非常痛苦。
马化腾随口一问,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痛点。他和团队达成共识,决定改造 OICQ,把聊天内容和朋友列表都放在服务器上。这样一来,用户无论在哪上网聊天,都能立刻看到以前加的好友。马化腾这惊天一问,使OICQ 一下子突出重为,上线仅9 个月,用户就突破百万,火了。到了 2000 年,更名为QQ,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软件中的霸主。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选择性注意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大脑如果将意识聚焦于某事物时,其他信息将难以进入”。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能够受到提问的控制。优质的提问,可以引发反思和行动。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不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提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我们内心思考着什么问题,就会牵引着我们走向什么方向。正是这些内心的提问,控制了我们的行动。我们向自己提问,进行反思,获得答案,引发行动,产生效果,循环往复。很多人对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出关键问题感到茫然,知道很重要,但不知如何下手。美国杰出经济学教授尼尔·布朗与斯图尔特·基利合著,流行30年,再版十次的思维领域名著《学会提问》,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通过刻意练习这些批判性思维的提问,即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还有助于更好地发现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教会我们怎样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本文主要包含如下四个主题:
1/4、“学会提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源泉」
2/4、为什么说“学会提问”比得到答案更重要?
3/4、真正厉害的人,是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4/4、提问提的好,人类多思考?“学会提问”是面对AI的最好办法
1/4、“学会提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源泉」
提出精准的问题,是你能找到正确答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爱因斯坦多次强调:“假如只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拯救世界,我会先花55分钟去发现问题,然后再用余下的5分钟解决问题。”这说明越是重要的问题,在着手解决之前,越是应该问一句:“什么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不会提问,真是一个大问题。当你说出一句话,或者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体现出你的思维和注意力聚焦在什么地方。
“学会提问”:就是这样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它不仅告诉你,通过”探索性洞察“提出关键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还会告诉你进行”问题性洞察“时,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分析推理,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源泉」。
1、探索性洞察
探索性洞察: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或者不清楚是否真的存在需求(即期望(B')),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表达的需解决什么的需求,但是希望能够发掘一些用户新的需求。新的需求的回答孕育在以下问题的思索当中:“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表面问题,什么是本质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找到本质问题?要找到本质问题,我们得先看一下到底什么是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期望(B')与现状(B)的落差部分(B'-B)
A、精确定位现状(B)
对现状进行精确定位,表明这就是一个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分类其实贯穿我们的一生,人类一生就是不断对人、对事进行分类,进行预测,进行判断的过程。分类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可以改变的是什么,不能改变的是什么。能够区分出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可改变,就是智慧。比如这个世界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这个说法其实就是一个经典的分类案例,女人可以分为美和丑、勤快和懒惰。但两种不同的分类,对我们的影响却大相径庭。美和丑相对来说难以改变,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陷入自怨自艾的自卑当中。但如果我们把它区分为勤快和懒惰,每个人都可以想我可以更勤快一点,不去懒惰。当我们一直保持勤快或者努力工作,许多东西甚至美丑都可能改变。什么是好的现状分类定位?如果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看到可以改变的地方,看到希望,它就是一个好的分类定位。如此这般才算精确定位现状(B)。
B、追求意义
关于意义,其实就是给概念下定义的过程。比如思维的定义,它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的概括性表现在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其中有一种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尤其在做战略决策时,叫做洞察力、概念技能或观念技能,有时候也把叫做抽象能力。我们现在所说的思维的本质,恰恰就是洞察力的本质,就是一个分类的过程,就是概念产生的过程。比如哈佛的一个教授,他提出那些忙忙碌碌的企业高管和没钱的小商小贩是同一类人。并通过他的系列研究,说明了为什么他们是一类人,最后还提出一个叫“智力带宽”的概念。
C、明确期望值(B')
明确期望值(B'),其实核心还是分类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表面现象进行分类,诸如生理特征或者社会特征等。我们要捕捉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要用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去分类,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所谓“内在的分类、心理特征的分类、思维品质的分类等等”。当我们能够对内在特征进行分类的时候,原来感觉根本就是不同的两类东西,就可能归为一类。比如尽管从外在特征来看,有人缺钱,有人缺时间,但这两类人的共同特征都是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动词“缺”上,所以成了一类人,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长期太忙或太穷的人都会变傻”。
D、精确论述问题(B'-B)
用(B'-B)这个落差,精准描述问题。一个问题像是一盏路灯,只能照亮其下方特定的区域。你想要的答案,就像一把遗失的钥匙,如果想要找到它,你就必须打开它上方的路灯才有可能。如果一开始你就问错了问题,就像开错了灯,永远都找不回那把钥匙了。比如中国革命成功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共产党提出的论述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个论述让人看到每个人都有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可以无限延展的清晰描述,至于它所产生的力量让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相对而言,国民党当年提出的另外一种论述“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做个比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发现可团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力量越来越大。攘外必先安内,这时候每个人都自然的先要追问,我是不是你的内,当不确定的时候,只能先保持一个观望状态。所以,回头来看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最根本的还是那些问题论述的力量,或者叫思想的力量。
2、问题性洞察
问题性洞察:明确知道用户的问题,但是对问题的很多具体细节和原因并不了解,希望能够对问题了解得更透彻深入一些。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
论证 = 论题(B'-B) + 结论(B'') + 理由(C) + 假设(A)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将论证结构图放到更清晰的焦点之下细细审视。上述问题可以归为三类:
一是针对论题和结论的问题。
二是针对假设和论据的问题。
三是针对谬误和偏见的问题。
A、针对论题和结论的质疑与提问
根据《学会提问》一书的定义,论题是会话或讨论中所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结论就是某人有意地传递给你的信息,目的是影响你的信念及行为。简单地说,论题即问题,结论即答案。实践中,论题又可以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说明性论题」,前者的答案主要描述世界是什么样、曾经是什么样或将来是什么样;后者的答案主要说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有点「实然」和「应然」的味道。很多物理问题属于「实然」范畴,存在所谓的「正确答案」,但是更多社会问题属于「应然」范畴,难以给出标准答案,甚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美国罗格斯大学哲学教授Ruth Chang在TED上做过一个关于《How to make hard choices》的分享,谈到一个观点:选择分为两种,容易选择和困难选择。容易选择有标准答案。如果世界上都是容易的选择,只需理性就能做出,那么结果都是确定的,世界就是可预知的。绝对的理性,本质上就是我们被环境控制,没有自由可言。困难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往往也找不到最优答案,因为它蕴涵了价值观的选择,由于价值观难以量化,所以无从比较。大家会根据自身的偏好,以及自己对价值观的构建和解读,做出不同的选择,创造不同的理由,带来不同的可能,世界由此有了多样性。由此我们可以把Ruth的模型转化为「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的讨论。容易问题,认知系统可以独立完成。困难问题,认知系统必须有情绪系统的支持。一些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受损的病人,其情绪和认知系统之间的通道阻断,决断就变得非常困难。显然,很多社会问题都属于困难问题。人们往往现有情感评价,后有认知决断。因此,社会上充斥着不同的观点,对于不同的论题,大家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你所接受的,往往是和看似最合理,与个人价值观偏好最一致的结论。
我们坚持批判性思维,第一个要质疑的就是各种「社会话题」的论题及其结论,是否成立,我们要敢于对此提出问题。较真的话,几乎所有公众号文章里讨论的社会问题及其答案,都值得推敲,可以通过思辨加以完善。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结论」,顺藤摸瓜,可以找出其隐藏的论题。任何一个抽象概念都涉及一个话语解释权的问题。与绝大多数定义不清抽象概念相关的论题,都给不出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些概念本身就充满歧义,比如说「自由」「幸福」等。
B、针对假设和论据的质疑与提问
针对论据的质疑和提问应该是思辨者的基本功。这里应该遵循可信度原则,通常,一手材料的可信度大于二手材料。一手材料中,虽然都存在一定的「实验者效应」,但是自然科学实验获得的数据会比社会科学实验获得的数据更为可靠,因为后者存在更多的「观察者效应」,实验本身会对被试者产生影响,即便看似设计得非常成功的实验,可重复性都非常差。而且,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欺骗性,统计数据不同的表述方式,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比如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一起做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选择的不是特定的事实,而是对事实的特定表述。尽管如此,相比个人经验,实验数据还是更可靠,因为个人经验存在太多的天然缺陷。
二手材料中的权威观点虽然经常出错,但总体上会比常识可靠,因为常识会跟你说,缺什么吃什么补什么,但是用糖水灌溉的甘蔗最后不甜反而死了。但如果拿社会常识和轶闻、故事来比较,还是常识更靠谱,因为案例都是特定时空条件的产物。遗憾的是,我们似乎最容易被故事打动,因此它直接指向比大脑认知系统更为基础的情绪系统。与有形的论据相比,无形的假设是更重要的思辨对象,它划定了我们思辨的范围,但是这个范围可能本身就有问题。《学会提问》特别强调找出对象预设的技能。假设是一种没有明确表述的信念,这种信念支持外显的推理。假设中最为基本的,就是价值观假设。在推理过程中,隐含着一些表达者承认、却没有清楚表述的思想,只有当你赞同这些思想时,这些推理才具有说服力。最后,我们不能假设表达者提供的信息是完整的,或许还缺失一些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缺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表达者存在时空局限性、注意力范围局限性、知识局限性和个人视角局限性等,也不排除纯粹欺骗的可能。
C、针对谬误和偏见的质疑与提问
如果我们仅仅评价表达者的结论,而不分析表达者的推理,我们就会倾向于固守自己的已有的观点,并迅速接受那些与自己的看法相同的结论。所以必须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支持结论的论据,除了前面说的假设、论据等,还有推理、类比等各种论证过程。推理也是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推理中也经常存在谬误。当然,也有一些时候,一些人是有意而为之。相信大家都在各种文章中读到过一些推理谬误的例子,在互联网上最常见的之一应该是「滑坡谬误」,带来夸张的结论。很多创业者,尤其是所谓的微商,都喜欢说一传十,十传百的故事,吹嘘自己转发一个帖子,就能牵动全世界,招来多少个零的粉丝,似乎A必然导致B,B必然导致C,C必然导致D,现实并非如此。还有就是「诉诸权威」,引入所谓的专家观点,来压制大家对缺乏论据的结论的怀疑,这些专家往往还是不靠谱的。比如说,你会看到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得主给人推荐不靠谱的菜谱,最后还闹出笑话。
2/4、为什么说“学会提问”比得到答案更重要?
优质的问题可以带领人走出思维困境,获得思想自由。新的提问会促成新的成功,而新的成功则会开辟出不一样的人生。机遇总是出在问题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身价自然也就越高。因此通过改变提问方式,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1、提问,是一种有力且强大的工具
实验说明,人的大脑有一种特质,将意识投射到某个事物上,其它信息就会很难能够进入大脑。一旦提问改变,大脑所接受的信息也会随之改变。当今时代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且变化速度飞快。据说人一天中要思考2万~3万次,思考的内容就像一个旋涡,让人感到焦虑。提问,让我们将思维聚焦到正确的方向上,让大脑朝着这个方向思考,以此达到通过提问控制思维的目的。提问,是一种有力且强大的工具,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产生新想法和新的创意。思维模型:
最重要的提问,是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最能让人思考,而不是其他的"是什么”,“是不是”,“怎么做”,所以比起答案,问题更重要;
2、人类大脑有一个‘奖励中心’分泌多巴胺
人类大脑天生懒惰,因为即使处于不思考的状态,占成年人体重2%的大脑也会消耗我们整个身体20%的能量,所以大脑会自动优化效能,偷懒省力。我们经常下意识使用的是‘直觉大脑’。然而学习却需要‘思考大脑’,所以我们需要有启动思考大脑的秘诀。主动提问就是秘诀,提问就是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特定方向。当人们提问的时候,大脑就自然开启‘思考大脑’模式。大脑有一个‘奖励中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本质作用是让人对一件事产生渴望。主动学习就可以刺激大脑生成多巴胺。主动学习会让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所发现,从而渴望发现不断出现。
3、“学会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该艺术能够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说白了,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思辨理念和方法。我们为什么要思辨,因为我们的大脑默认采用的是分布式多通道的自动加工模式,借助遗传得来的操作系统和后天习得的应用软件,对信息进行快速处理,这种模式比我们想象的要有效得多。
换句话说,启发式只是一套公式,如果输入有误,那么就会出现“垃圾进,垃圾出”。批判性思维就是要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我们辨析信息的质量优劣,淘汰低质量的信息,挖掘高质量的信息。
4、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是怀疑,关键行动是提问
批判性思维和怀疑论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怀疑,就不会有批判性思维。怀疑论和不知论的区别在于:不知论「不确定真理是否存在」,怀疑论不怀疑真理是否存在,但是怀疑「获取真理的方法与渠道」。批判性思维也是如此,我们通过思辨,来接近真理和真相。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核心「心智模块」。遗憾的是,批判性思维本来就不是通过基因安装在我们默认心智系统的核心模块,而是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来升级的补丁。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是怀疑,关键行动是提问。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我们必须通过关键行动提问,安装升级补丁,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补全我们认知系统中的天然缺陷。
3/4、真正厉害的人,是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问题描述清楚了,我们该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别仅盯着症状,这样是永远找不出答案,或者只能找到治标不治本的糊弄自己。就像门被锁住,钥匙不在门上,你光盯着钥匙孔看永远不解决问题,你要到别处找钥匙?比如,我们设定,某公司本月业绩的(期望值B')=100万,公司每月的业绩又不会自己完成。所以,我们同时要制定一个实现它的方法,我们假定这个方法,包括了与之关联的人、事、物等是(A);那么,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做了(A),就能完成(B')。可现在做了(A)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结果(B'),而是达到了(B),这就产生了(B'-B)的这个落差。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表面问题,或者称之为症状。
然后我们就开始分析,(B)为什么会产生?结果发现了有一家讨厌的竞争对手,他们降价了。这个因素,在我们当时制定(A)的时候,没有考虑进去,是一个在过程中突发的变量,我们称之为(C),现状(B)的出现,它脱不了干系。
至此,我们发现,现状(B)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导致:
因此,(B)只是症状,而导致这个症状出现的是A、B'、C这三个因素,他们才是更本质的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盯着(B'-B)看,而是要透过(B)去看A、B'、C,可称之为“本质透视三棱镜”。
1、校准目标(B'-B'')
目标不对,什么都不对!遇到问题,就习惯性的找原因,找解决办法,难道你就没想过,是目标本身错了吗?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幸福,这就不是个正确的目标。请问,你如何衡量达到幸福了?幸福,没有标准,每个人对它的定义也不同,既然无法衡量,你也就无法知道与现状落差具体在哪,找不到落差,你甚至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没有清晰的目标,你认为的问题就会永远存在,永远达不成,却不知道该怎么办。随之而来的,是间歇性的嫉妒,和持续性的焦虑。那如何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
A、设立目标,一定要遵循SMART原则
S: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比如我的目标是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一个爱自己的老婆,每周能一起去看次电影,每年去旅行一次。
M:Measurable,可衡量的。比如怎么样才算满意?这个无法衡量,你需要加上一组数据维度,比如用户好评分在9.5分以上,这样就能衡量是否达成了。
A:Achievable,自力更生可达到的。这里要强调的是,目标的达成,一定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控制的过程,而不能把目标达成与否寄托在他人或者你不可控的事情上。比如目标定为下半年能够升职。这你不能控制,因为决定权在对方,你可以改成连续两个月达到团队业绩第一名、提升自己对他的吸引力。
R:Rewarding,完成后有满足感的。不能设定太远的目标,你需要衡量,完成这个目标,是否能够满足你的存在感知层?太近、太容易的目标,即便完成,你也不会有愉悦感和满足感,会让你在过程中失去对它的渴求。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一定得有时间限制,不然任何目标都没有意义。比如我的目标是赚100万,那多长时间达成呢?1个月?1年?还是10年?不同的时间限制,会导致你思考的方式、制定的计划完全不同。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这个目标就会成为一句口号,起不到任何作用。
除了这5点之外,你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还得注意以下两点:
B、区分目标和手段
除了目标要遵循SMART原则外,你还得注意区分目标和手段。我们使用方法A来达成目标B',但往往在过程中,却把A本身当成了目标,这是怎么回事?比如,有两个人在图书馆争吵:一个人要关窗,一个人要开窗,两个人争吵不休。图书馆馆长走了过来,分别问他们:“为什么要开关窗啊?”其中一人说:“我要开窗,是因为天气太热了,想要透透气,吹吹风。”另一个人说:“我要关窗,是因为外面噪音太大了,影响我专心看书。”结果,馆长把窗户关上,拿来了电风扇,两个人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关不关窗是手段,开/关窗后想要达到的结果才是目的。在不伤害其他人的情况下,别纠结手段,达到目的即可。
2、思辨“未说出来的想法、方法(A)”
重复原有的方法,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想要有不同的结果,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当发现问题后,如何调整(A)?调整(A)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每个问题都有其独特性和不同的时空背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今天在这里给你说一套,就能适用于所有症状的。你平时看的大量方法论书籍,都是在讲各种(A),这些就像是不同的药丸,当你能够快速找到问题本质,就能在这些药丸中找到适合的来对症下药了。
比如你是一家创业公司的 CEO。最近,你发现公司的业绩,一路下滑,你打算找业务部主管来福聊一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你被来福诚意所打动,便许诺了他提出的条件。一个月过去了,公司的销售额确实提升了 2 倍,但是由于都是打折出售,算上新增的人力成本,团队的运营成本,利润竟然变为了负数。并且,竞争对手竟然又降价了,摆出了一副誓死要打价格战的架势,来福又向你提出了需要更高折扣的请求。怎么办?再降?就会亏更多!不降?市场就没了。回头来看不应该马上给出解决方案:“降价和再补两名销售“。而是去看看来福平时是用什么方式经营团队的,也就是原来的(A)是怎么样的?管理方法是什么?责权利有没有对等?是否用了情境管理?团队结构是怎么样的?合适的人有没有放到合适的位置?激励机制能否激励到所有人?是资源分配不公平?还是保健因素没给到?是其中的哪个部分导致了员工的离开?如果这些致使员工离开的原有系统不改变,只是单纯的再补2个新人,那么依然还会有新的员工继续离职。
3、重构方法(A-A')
(A)是什么?(A)是你为了实现(B')所用的方法。这个方法包括了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当出现了现状(B),我们会习惯性的再找一条从(B)到(B')的途径。其实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结果常常让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现状(B)不会平白无辜的出现,而是由原来的解决方案(A)导致的,如果不改变原有的解决方案,现状就很难改变。
比如1861年,清政府开始了一段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人的先进技术,可最终失败了;而几乎在同时期的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同样也是学习西方,结果却大获成功,一举超越中国,跻身世界列强,这是为什么?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这八个字,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结构,还是维持原来的封建体质,维持儒家文化,这些不能动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学习并应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提高国力。听着是挺好的,洋务运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也办的风风火火的,可越到后面阻力越大,这是为什么?这个就是在不改变原来A的情况下,强行去改(B’)。
看上去表面问题很快得到了改善,但是原来的A并没有动摇,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本质问题依然存在。洋枪洋炮是换上了,可应该如何使用?士兵该如何训练?现代战争该如何打?洋枪洋炮是能自己仿造了,可质量如何保证?产能如何提高?时间长了如何维修和更新?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商业、教育等一同改变,才能得以解决。这就好比你明明种了一棵苹果树,已经长了一半了,你现在想改成葡萄树,但是呢,你又不砍掉苹果树重新种,而是直接在苹果树上挂葡萄,这个葡萄由于无法吸收树干给予的养分,或者营养成分不匹配,葡萄很快便枯萎了。反观日本的明治维新则不同:他们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军事武装上学习西方,而是全盘的西化。建立新政府,改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等。这是直接在(A)上动刀,想要大幅度改变现状,或者达成全新的目标,就得把原来的(A)一起改了,而不是在(B)点上转弯。
4、消除变量(C)
如果(A、B')都没有问题了,(B)还是存在,那么就一定出现了变量(C)。这个(C)可能是内部变量,比如,发现原定计划(A)中的某个人并不能胜任该工作,或者团队执行力比预期的要低。这个(C)也可能是外部变量,比如,你平时非常注意身体的保养,控制饮食,保持运动,可还是感冒发烧了,那就不是(A)有问题,而是有可能被病毒感染了,这个不可预料的病毒入侵,就是变量(C)。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C)呢?首先,你要建立一个寻找问题的基本思考框架,叫做:象、数、理。意思是:任何一个现象背后一定有数据,任何数据的变动,背后一定有道理。也就是说,这可以让你对事情从感性认知变成理性分析。面对一个客观问题,要避免使用“我感觉”这样的表述方式,比如:人体正常温度(B)= 37℃;现状(B’)= 38.5℃。精准的问题描述就是:我现在体温是38.5℃,比正常体温(37℃)的高了1.5℃,什么原因让我烧到38.5℃?发烧,只是表征,而本质原因也许是细菌感染。表征只是由本质问题导致的症状,而我们常常把症状当成了问题本身,于是急于去消除它,而忽略了本质问题。结果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算用冰敷将温度暂时降下来了,过段时间又会升上去,真正的问题依然存在。
5、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太喜欢给建议,却往往还没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的本质是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因此,如果要解决问题,首先得弄清楚期望是什么,目前现状又是如何,这样才能精准定义问题所在。明确的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是第一步。而问题并不会平白无故出现,它是由目标、方法、变量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产生,你可以用”本质透视三棱镜“的方法,找到隐藏在表面问题下的本质问题。
第一步,校准目标B。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同时要避免把手段当成目标。
第二步,重构方法A。现状是由原来的方法导致的,因此,想要改变现状,不是从现状出发,添加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而是回过头,重构原来的方法系统。
第三步,消除变量C。如果A、B都没有问题,问题依然存在,一定存在着变量。你可以通过象、数、理这个基本框架来寻找它,并通过5Why的提问方法,挖掘真正的原因。
在电影《教父》的原著中有一句经典的旁白:“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4/4、提问提的好,人类多思考?“学会提问”是面对AI的最好办法
高盛前段时间刚开除了56名金融分析师,因为电脑比他们做的更好。未来的三四年内,AI技术会大量在各个领域普及。据预测2030年以后,AI将会取代30%的基础脑力活动。简单来说,我们在2030年电脑就能帮我们干活了。但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没有学好怎么应对。就像暴发户家里突然多两个佣人(一个AI,一个时间),你却不知道如何使用他们。
1、探索性洞察:时代的跃迁(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和玩家心态)
A、精确定位现状(B)
在这样一个要学会做富人的AI时代,什么是真正的竞争力呢?在这个时代,你已经很难区分你是什么职能的人,职能之间越来越融合,人慢慢变成三种:一是生产信息的产品人,二是释放信息的媒体人,三是是把两个节点连到一起的组织人。如果你是产品人,你的目标是洞察需求,趋势,创造产品,创造产品体验,如果你是媒体人就是运营平台,如果你是组织人就是把这些产品连到一起。这三种人各自需要什么能力呢?我们需要解决问题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创造力、设计、感召力、意义感。我想说,这六种能力中,有什么能力是可以通过增加收入、加班加压、被领导训斥就能获得的吗?这些做法没戏的。我们未来不是尽可能成为快乐工作者,是必须成为快乐工作者,所以传统的激励方式不再好用。
B、追求意义,现在人有三个要求
第一我要长本事,刚刚毕业我不着急。
第二种是,我现在可以赚钱,但是要越来越自由,我可以做你给我安排的工作,但是至少要让我感觉到这是我自己的愿意。
第三个是,你要让我觉得在做牛逼的事。
今天的小朋友不太容易被钱所激励。
第一个理由他们不缺钱,父母房子、车都买好了。
第二个理由是他见过大钱,你说个数字他们不再激动,他们早就听过疯狂的财富故事。社会早就分阶层了。只不过以前你看不到王思聪发微博,看不到富人在干什么。只是你以前连层都没见过,现在才了解他们了。
C、明确期望值(B'),三个层面的自由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你无法成为世界第一,又清楚知道自己不会饿死,那为什么还要工作呢?所以在今天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够真正激励人。我觉得现代每个人本质上都在寻求自由,但是自由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叫做我是不是非得跟你交易的自由,我在这不爱干了,我去另外一个公司也能找到工作。
第二个自由,叫不是非得为钱工作的自由。
第三种自由,就是我想有一种想做事情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一个人持续的自我积累,这是每个人都寻求自由的时代。
D、精确描述问题(B'-B),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和玩家心态
正因为这样,在每个时代一个人的竞争力无非两条:
第一,能力比别人强,六种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创造力、设计、感召力、意义感)只能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获得。
第二,成本比别人低,驱动比别人强。
因为这两点,财富的上升,消费的升级,导致人们持续在一种嗨的状态下。所以我认为这一代人的职业观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我父辈年代的人是火车思维。关键的时候你能上车,路径和目标都是清晰的。比如30岁到处长、副处长等等。70后80后是公路思维。他们的人生目标稳定,但是路径不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像是去一个游乐场。今天进去之前想好先玩摩天轮再玩云霄飞车,后来发现云霄飞车很多人排队,突然发现激流勇进没有什么人,这个人更可能直接去激流勇进。或者他的想法又变了,直接去了迪士尼。现代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游乐场式的。每隔三年,重新根据事业、资源、想法重新定向,世界和你变化太快。在这个时代,你唯一的心态就是有一个比较健康的玩家心态。
2、问题性洞察:认知方式的跃迁(场景模式下的提问)
我现在找本书,用手机一搜只需5秒,而去图书馆找会用整整30分钟,这个时代我和书的连接速度整整提高了360倍。小时候,把化学元素表背在脑子里是合适的,因为找书很费时间。但是今天我如果有5秒钟时间能触达知识,为什么还要记呢,我直接记关键词就行了。今天所有的知识重新以被更快的形式连接到一起,所以今天的思考方式就变成了不要用大脑来记信息,而要用大脑去提问题。
A、校准目标(B'-B'')
现在真正的困境在于,你连关键词都不知道,所以你就没有掌握到信息。你只要有问题,你就肯定能找到答案。有一个报告,谷歌37%的网页都是重新输入生成的,是谷歌专门为你定制的,也就是说当你提出了一个问题,就生成了一个根据这个问题产生的页面。当你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了答案。因而学科知识重要度变得越来越低。而场景知识,诸如因该干什么、提出好问题而生成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B、思辨“未说出来的想法、方法(A)”
亚里士多德曾经把哲学拆分成了17个学科。每个学科在两千多年的进化中,不断往下迭代新的细分学科,慢慢地形成了一棵知识树。专业的细分最近让大家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一开始你怕学的不够快,就找别人给你讲。讲不过来时,你就订专栏、听分享、互动,但发现还是远远不够用,为什么?因为方式错了,爬知识树根本就爬不完,就像概率论里的概率,你从数学角度学到概率论可能要两年,但如果你从知识场景出发,认识概率论可能只要两步。今天,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大的跃迁,用思考问题树代替知识树。我们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去调取的知识支持,而不是通过学完了知识来解决问题。
C、重构方法(A-A')
未来没有终生学习者,只有终生提问者。不断提出好问题,搜索答案,根据答案寻找解决方案。人是被一个一个问题牵引着前进的,而不是被学科内容牵引。只有这样你的速度才能跟上这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做一个终生提问者比做终生学习者更加重要,这是学习方式的跃迁。遇到一个问题,你会停下来接下来继续想,还是上网搜答案,还是先想好问题找别人问呢?上一代人很习惯独立思考,单机版思考。你要考试的时候联机思考,这叫作弊。但是今天,很少有任何一个企业家、创业者是在单机思考的,他们都在互联。
D、消除变量(C)
因为人的发展就是一个外包大脑的过程。最早的时候,我们通过聚焦语言的方式,召集大家一起来对付野兽,把自己的体能外包后,不用很强壮就能生存。慢慢地我们有了印刷术,能够可以把大脑中记忆的部分外包,我们聚焦读写能力就好。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强调读写能力的原因,读写能力是印刷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后来有了互联网后,我们的读写能力可以去部分外包了,只留下提问题的能力和搜索的能力。到了AI时代,只需要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有洞见的问题,老的问题去搜索就可以了。
3、透过现象看本质:组织结构的跃迁(云大脑)
很多组织以前是金字塔结构,后来是扁平结构,后来是三叶草结构。今天你会发现,真正在市场一线的成功团队,他们往往都是不超过7个人的小组织。核心工作层在中间,顶层有一堆外脑。比如我见过一个特别好的数据团队,就7个人。而且尽量在外面办公,不要聚集化,他们外聘顾问就有30多个。这样的团队有大量的认知资源可以进来。所以未来唯一的竞争手段就是持续提出足够好的问题,只要问题够好答案就够好。很多时候你没有什么好问题,你就不会有什么好答案,就聚不了人,自然也拿不到足够大的资源。未来的资源,都是被有趣的问题所捕获的。每个人都从组织里拆分出来,都特别会处理某一类问题。你可以是一个云大脑,你可以是小的团队,你甚至是一个手艺人。你可以不在任何一家公司,你只需要解决一个又一个自己擅长解决的问题。那样的图景下,每个人最需要做的就是持续提出好问题,抓住认知资源。
当火车刚出现的时候,有一个农场主骑着两匹马跟火车赛跑,最后马赢了。但为什么马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火车越来越流行?因为火车内在架构更合理,所以它一定会赢。我们人类总是好奇,为什么有人做出了这样的决策,有的人会持那样的观点,而理由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好奇心提供了答案。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如果你不改变问问题的方式,你永远都不会成功。”所以,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才能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彩蛋:拆掉思维里的墙;公众号:SFA-0002
我们的问题反映出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向何方以及我们的沟通方式。问题帮助我们打破障碍,发现秘密,解决谜题,想象新的做事方式,争取他人的支持,引导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何系统地进行有效的提问。
最近有一种新型的问答模式让人眼前一亮:用户需要付费提问某个大v,如果问题被选中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付费才能观看,提问者本人还能获得分成。这个模式让很多网友都在感慨:原来提一个好问题也可以赚钱!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大家的反思:为什么一个问题在让人愿意回答的同时,会有更多的人付费来看呢?答案很简单:问题激起了大家的求知欲。在需要获取信息时,提问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优质的提问可以引起答题者的兴趣去乐于回答问题,同时也会激起其他人的求知欲,想对问题的答案一探究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待。人到中年,越来越觉得,做个眼明心净的人,懂得自己,懂得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一切知识的获得,最有效的方式都应从自主提问开始。
-End(码上相逢,改变从“关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