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6班 2017-8月份3组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2017-08-18  本文已影响171人  帅梅香茗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周日散步听到一位父亲语重心长的对自己的孩子说:哎,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早知道就多读点书。那种难以言表却又实实在在的痛全然写在父亲的脸上,孩子眼巴巴的看着,一脸的茫然。这个场景让我感触良多,跟父亲差不多的年纪,也有一个想把自己所有知识与技能复制给她的女儿。读书是知识,现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那些才是知识呢?心中满满的困惑。

        今天又看一篇文章:王家卫脍炙人口的两部电影《花样年华》和《2046》,是以刘以鬯先生的小说《到对》和《酒徒》为蓝本拍摄的,专门介绍了刘以鬯先生。刘以鬯的鬯字读什么呢?顿时觉得自己好无知.查字典,问度娘,终于搞清楚了:

chàng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2.同“畅”。认识鬯字,算知识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升级知识的概念。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一、知识的定义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也就是说所谓知识,最终是一些信息,但不是所有信息,而是

1、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2、更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把过去的选择,其实无非是添加条件,添加必要条件,就是这两个条件,绝大多数的信息就会被筛除。回到刚刚的“鬯”字上,就算我知道怎么读,什么意思,通常情况下这事本身很难成为人生中重要决策的依据;并且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这个字的存在与否,以及我们是否认识会它都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二、信息成为知识的两个必要条件

1、必要条件:有用和长期

2、李老师如何定义这两个概念: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中,李老师会推荐好电影给朋友们,推荐的电影会影响读者的决策,长期来看会给读者带来好的结果,如李老师推荐的《肖申克的救赎》,观看之后,其他观后感不表,顿时让我心灵被温暖、世界本美好的感受。长期来看,会提高自己的品味,将来的输入质量定会提高。哪怕看电影看似娱乐的内容,也是知识,对自己是有用的,长期来看能带来好的结果。

3、分辨知识问自己两个问题

(1)知道了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

(2)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4、思考知识价值,不仅仅要考虑是否有用,还要考虑是否时间维度:长期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绝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是否有用的时候,希望那信息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望知道个什么新东西,瞬间能脱胎换骨。于是主动的剔除了很多短期看起来没用但长期绝对有用的知识。回到文中开始我看到的父子对话,父亲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只关注了有用,没有关注是否长期,所以四十岁时,后悔莫及。

5、牛人们大多不怎么在意遍地“新闻”,在特定的领域,却是火眼金睛。如巴菲特先生说自己从来都不看新闻。因为一地的新闻长期来看没有什么价值。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三、知识的繁衍能力

1、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他们更高级,更有价值

2、“通识知识”就是有繁衍能力的知识:如逻辑学:它可以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也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概率论也是这一类,与逻辑学一起,能做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英语更是的,掌握英语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四、知识体系化

1、时间可以碎片化,知识必须体系化

2、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

        虽然房子确实是由砖头构成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摞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碎片化的信息顶多是一块块砖头而已。要让他们成为房子的一部分,除了构架之外,还需要水泥、钢筋等等很多东西。

3、普通个体知识体系化的来源策略:漫游

    从开始就不要操心这些知识,学他有什么用?在其他领域,这也许不是好的策略,在知识面前,绝对是个好策略,会越来越频繁的产生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即意外的好运,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完全是必然。

4、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因为最终肯定有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一旦融汇贯通的效果出现了,体现化自动形成。

5、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有的人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有的人只有零星的几块砖头碎片而已,另外一些人脑子里有一栋房子,更有人是高楼大厦、甚至一个城市。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五、心得体会与行动

1、今天全面升级了知识的概念,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有两个必要条件,有用与长期。太及时了,对自己的学习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过去一直希望能马上学习到一个知识,提高工作技能,立刻带来数据改变,可这样的事情我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遇到过。

    但是经过自己长期看似无用的学习,经常带来surprise-意外的惊喜。如我每天大声朗读10分钟的美文,坚持12年时间,在14年读龙应台的《目送》,发现她居然还能写这么温情的文章,被深深打动。在寿险公司陪访一位总监的高端客户时,一个70多岁的成功企业家,居然喜欢《目送》,让我倍感意外,能否成交呢不得而知。 因为老人跟同业公司老总是莫逆之交,仅仅因为《目送》缩短了距离,给了我们产品说明时间,从说明到促成一小时,我们成了忘年交,还帮助总监成交了大单,那种surprise-意外的惊喜,无以言表。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在朗诵中,我在所有美文中漫游。也因为朗诵,在公众表达时,经常发现语言瞬间精炼。女儿高考百天冲刺启动会,因为其他家长不愿意发言,我被迫滥竽充数。前面校长讲话、高三年级组长(该校最好的语文老师)讲话之后,是我的发言,倍感压力。女儿拉了拉我的衣角,说:看看几千同学已经睡倒一片,妈妈要有点自知之明,准备讲10分钟的,只讲5分钟;准备讲5分钟的,只讲3分钟。我根据事前准备,娓娓道来,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光,在结尾处突发李白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祝福结尾,全场2000多名孩子雷鸣般的掌声是对我演讲最大的肯定,也是此生与女儿公众沟通最成功的一次,因为我的演讲女儿决定考大学,更改变了现场很多孩子当时认为高考无用论的思想。

      除了以上两个事件之外,我个人在学习李笑来老师的课程,刘润老师的五分钟商学院、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熊逸书院后发现:李笑来老师的课程帮助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刘润老师的课程指导管理,薛兆丰老师地道的经济学让我明白很多商业逻辑,更在商品管理上有明确指导意义;熊逸老师的课程如一个长者带领我从古自今、国际国内的漫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那个充实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我某一天,把李老师的观点、刘润老师的PDCA方法论、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原理放在一起落实了某项工作,那种融会贯通的能力,无师自通。难怪友人说我学习力极强,只不过是最近学习了一些正确、准确、必须的观念,学习路上,我们不孤单,一起前行吧!

2、今后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信息第一要诊断,是否有用,这个不复杂,更重要的是是否长期,所以长期的概念要深入到自己的骨髓中;同时对通识:逻辑学概率学要每天学习一点点,哪怕不懂,都要看10分钟的相关知识,才能让自己繁衍知识的能力增强。最后坚持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才有更多的surprise-意外的惊喜产生。

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