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少有人走的路(二)——爱
自律,有助于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它的原动力是——爱。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什么是爱呢?
百度百科中给予爱这样的定义:爱,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很多人常常把爱挂在嘴边,对父母的爱、对恋人的爱、对孩子的爱等等,但是对于爱,我们真的知之甚少,每当觉得自己在“爱”的那些时候,有多少是真的爱?
1、控制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父母动辄严厉呵斥甚至打骂孩子、强制孩子吃饭、孩子要求穿哪件衣服鞋子会被告知不好看等等,不能否认父母的爱的初心,可是孩子接受到的是什么?是控制!孩子的感受是:我不饿、不想穿这件衣服,可是父母强制让我吃或穿!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感受受到了忽视,可能会觉得妈妈不爱我。事实上,这确实不是爱,是控制。
2、坠入情网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和经验的增多,从婴儿期的全能感到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这个过程就是自我界限的确立过程,我对自我界限的理解是舒适区。想要在自身的能力上有所突破,必须付出努力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坠入情网却不需要努力,没有真正地拓展自我界限,只是自我界限的短暂崩溃的幻觉,待到激情消退、美好结束,便会感受到失落与幻灭,自我界限又会重新恢复。
3、精神贯注
精神贯注是指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的激情状态,这里的对象可以是人、事物或者是金钱、权力。前段时间在电梯里碰到一位邻居,她抱着一只可爱的宠物狗,邻居感叹:本来养只狗是为了让它陪伴我,到头来确是我陪伴它。不管谁陪伴谁,这种相互陪伴的关系让主人投入了很多感情、甚至于当成真正的家庭成员看待,可是这种人与宠物之间的感情并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与动物的沟通有限,只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投射在宠物身上,或者说人更看重的是宠物对人的依赖。如果我们爱的对象不能让我们的只是增长,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跳出舒适区,那就不是爱。
4、过度依赖
有一个电影叫《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讲述欧维的妻子因病死亡后,他痛不欲生,一直深陷于妻子的死亡里无法自拔,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前我看到电影里有这种桥段会哭得稀里哗啦,因为我会感叹爱情的真挚,甚至我还想过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会怎么办?文中把这种“没有他我该怎么办”的心理定义是一种寄生心理,是过度依赖,而不是爱!武志红老师在得到专栏讲到:当我们失去我们爱的人时,会痛彻心扉,会无比悲伤,同时我们要知道,已经发生过的那些爱,就在自己心中。
5、自我牺牲
作者在文中讲述了这样的事例:丈夫嗜赌成性、屡次出轨、无数次毒打妻子,可是妻子却忍受了长达20多年的虐待,面对丈夫的多次出轨她的选择是无休止的原谅。她选择原谅的原因是:我爱他!这个女人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甚至乐在其中地忍受虐待的同时,她在享受自己的付出,享受丈夫回头请她原谅时的优越感,她把这种自我牺牲当做了爱。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爱呢?作者对爱的定义是这样的: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爱,是行动,是付出,而不是感觉。真正的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与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与力量,也需要我们学会用心倾听;真正的爱,是一种自我完善,也是助他人完善,是自我界限的无限扩充,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成长,也让我们不惧风险和死亡;真正的爱,就是保持自己独立,也要尊重对方的独立,并使对方成为他自己;真正的爱,需要我们勤于自省,寻找最佳的沟通契机与方式;真正的爱,是懂得自我约束,以促进彼此的心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