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互联网老兵,如何在茶圈脱颖而出?
习茶五年后,放下了互联网领域沉甸甸的果实,投入茶圈。
再次成为小白,我用三年的时间做了代表行业新锐的自媒体,创立了自己的茶品牌。
001热爱超越一切
练你的嘴,一天至少30款茶,捕捉味道间细微的变化;
练你的耳,听煮水时声音的变化,判断温度的变化,一听就是大半年;
练你的心,一个注水的动作,一练就是一天
日复一日的训练,升起了深深的热爱,明白了茶于我,是一位无言的人生导师。
002遍访名师
1年半时间,拜访了茶界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大咖,上至90多岁的泰斗,下至90后新锐,不仅听取他们对茶的理解,更解读他们在茶中悟到的人生。
003无中生有
将辩论赛引入茶叶品鉴,将抖音(3年前)带到茶圈,将中国茶人与外国茶人放到同一个赛场,在无中生有中,我们探索着茶与当代生活的边界。
004跨界优势
茶圈里,产品思维是传统,突出的是产地、口感、等级的宣传
我们努力注入人的元素,注入用户思维,将茶从单纯饮品属性扩展为生活品、疗愈工具….
005打怪升级
从小白到专家,拿证书是其次,不断在学中用,在学中教才是王炸。
我的产品,从介绍别人的,到述说自己的。
我的课程,从茶修、到节气茶生活、到茶道美学,到悠悠减压茶会。
006带上作品
茶圈有个默认规矩,你去拜访哪位高人,不用多介绍,带上你选的茶,大家对泡喝一轮就彼此心照不宣了。
相合之人,恨不得拿出顶级收藏给你喝;不合之人,早早谢客了事。
007刻意练习
现代工艺突飞猛进,也给了急功近利的人机会,通过工艺改变茶的口感,造成以新充老,以次充好的乱象。
选到助益身心的茶,需要学会在身体反馈中找到答案,只有日积月累的训练,别无他法。
008与众不同
悠悠茶,在减法中诞生,让不懂茶的人也能享受美好
1款茶:暖悠悠
1种新喝法:保温杯焖泡
只解决1个问题: 缓解焦虑,放松身心
009持续分享
悠悠减压茶会,至今上千场了。
每一次看着大家眉心舒展,露出轻松的笑,都是一次对正确饮茶观念的分享。
010活出自己
茶圈这三年,原来的朋友说,“你,颓废了。”
而我,带着这些作品,给了自己一个答案,“用茶,陪伴他人回到生活、回到自己。”
和之前的职业比,现在的收入少了,影响力小了,但我反而更加理解了什么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