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头站立的马
写作于2021年3月21日 微信
图1 用头站立的马 作者 西澳艺术家Paul Caporn从海滩雕塑展回来,妻子也发了一组照片,其所描绘的景致和感受与我的完全不同。人们甚至会产生疑问,我们看的是同一个展览么?的确,观看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不同的心情、体验和联想,得到不同的图像。这个世界原本是真实的一个存在么?抑或仅仅是人的意识和梦幻的碎片搭构成的海市蜃楼?
展品中有一匹由日本艺术家高桥女士(Yuko Takahashi)创作的青铜雕塑马,它以优雅、夸张、简约的曲线姿态站立在沙滩上(图2),作品起名 Dignity,即尊严。 我自然联想到“马踏飞燕”,将它归入“远古的脚步”之浮想。
然而有另一匹昂首翘立的白马,是雕塑展中颇引人注目的作品。它四蹄朝天,势若奔跑,却是用头倒立在基座上的(图1)。西澳艺术家Paul Caporn给它起了一个直白的名字:Heads it Is ,或许可译作:用头站立。
记得十几年前去墨尔本旅行,在市中心的一片草地上看到一个雕塑:一位肩披斗篷、身着戎装的男子站在基座上,令人惊诧莫名之处在于他是倒立地用头“站”在草地上的,双脚托着基座伸向蓝蓝的天空(图3)。这位“顶地立天”者的名字倒刻在基座上,他叫Charles La Trobe(1801 - 1875)。我后来才知道,他是一名英国中尉,是1851年殖民时期维多利亚首位中尉总督 。这座雕像后来被迁至墨尔本北郊以他名字命名的La Trobe 大学的校园里,此乃后话。
我没有找到雕塑家Charles Robb创作“倒立的La Trobe”究竟有怎样的初衷。当我第一眼看到他时,曾猜测是否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精神乃是宇宙的本质,“用头站立的世界”,有怎样的暗喻?其实我想多了。
母亲是属马的,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她。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搪瓷脸盆,盆底绘有一匹徐悲鸿的奔马(图4),每天洗脸时都会面对它,双手和面颊在水花和马蹄之间感受它的奔放,也会好奇那骏美竖直的前腿会不会被别住呢?
跟随父亲在塞北五七干校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和一群半大小子伙伴们常常跑到马场去“放马”,其实就是拿着鞭子,追逐着马群在草原上狂奔。常常是气喘吁吁地跟着飞扬的尘土跑,待赶到马群近处之时,它们便停止食草,再次扬长而去,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一次,一匹褐色的白鼻梁小马驹奔跑时,颈部撞在了栅栏的铁钩上,痛苦地倒在地上抽搐着,眼睁睁地看着它死去。
奔跑和忠诚,是马最难能可贵的特质,使它们成为被早期人类驯服后,最为重要的交通和战争工具。传说汉武帝与匈奴之间连年的征战,就是为了获得西域的“汗血宝马”。即至今日,赛马场上的那种狂野和奔放,博得万众的欢腾和豪赌。而马的那种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的秉性,竟会令它们毫不怜惜自身的极限,用尽力气,泣血而终。
人类对自身的思考,引发了千百年来哲人们的争论,究竟是“意识”还是“存在”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如果用“倒立的La Trobe”来寓意头脑思考的强大力量的话,那么“用头站立的马”是否也对马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在造物主面前,人和马并无实质性的分别。
如果马也会思考,它们还会一如既往地供人类驱使么?抑或会变得像驴那样,不蒙住双眼便不肯拉磨了?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的小说《动物农场》虚构了一群会思考的农庄动物。一天夜晚,在主人熄灯之后,动物们在大谷仓里开了一个会,声讨农场主对动物们种种不公平待遇。之后它们暴动了,把农场主赶走,从此由自己来运行这个一直靠它们的辛勤劳作而出产谷物、水果、鸡蛋和牛奶的农场。
不过这群动物的智商是参差不齐的,最聪明的是猪,而最没有头脑的是两匹马。有意思的是,动物们选出了一位头领来进行管理,每一次竞选都是在两头最聪明的猪之间角逐。“猪的最忠实的信徒是两匹驾车的马,‘拳击手’和‘苜蓿’。···几乎不会思考任何问题,但是一旦他们接受了猪作为他们的导师,不论猪说什么,他们都记在脑子里,而且用简单的条条道道再把它们传授给其他动物。”
喜爱马的人们是不大愿意相信猪比马更聪明的,不过残酷的现实世界可能真的如此。有人用送往屠宰场的拖车做实验,猪会嚎叫着拒绝上车,而马却浑然不知。因为马始终相信自己的主人,它们拥有自己的“尊严”。这或许是高桥女士所想表达的吧?
小说中两头聪明猪的竞逐最终走向你死我活的境地,其中一只更为狡猾的叫作“拿破仑”的猪,通过豢养九条硕大的恶犬来控制其他动物而取得了胜利。那头更会演说更聪明的猪“雪球”被栽赃为叛徒,遭集体处决了。
那匹强壮的马“拳击手”在一次与入侵的人类的战斗中被打裂了马蹄,一天天衰弱下去,最后真的被猪送去了屠宰场,他无奈地从拖车窗里望着悲伤的动物同伴们,毫无反抗的能力。
“用头站立”的白马毕竟没有La Trobe那么辛苦,它用头在基座上支撑起自己的身体,而La Trobe不仅要这样做,还要支撑起整个基座呢。
图2 尊严 作者 日本艺术家 Yuko Takahashi 图3 倒立的La Trobe 作者 雕塑家 Charles Robb 图4 徐悲鸿的奔马,每天洗脸时都会面对它,双手和面颊在水花和马蹄之间感受它的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