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开放利用大有可为
3月2日,全省保护利用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广东将启动“三年行动计划”,保护红色军事文化遗产。(3月4日《南方日报》)
广东省各地都有不少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以韶关市为例。韶关的红色军事文化资源种类和数量较多、渊源清晰、时间连续,是见证我党我军成长壮大的地方坐标。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共有革命旧址、遗址、纪念设施329处;经认定命名的红军遗址(旧址)文物保护单位37个,红军历史文物1120件,红军历史文献50多万字,未被挖掘保护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数不胜数。
近年来,韶关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红色军事文化遗址修缮保护,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北伐战争纪念馆、双峰寨等重点遗址都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来韶观光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像韶关一样作为拥有丰富红色军事文化资源的地区,没有理由不把握好这样的机遇,把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做大做强。
比如,将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与教育产业相结合,发挥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北伐战争纪念馆等红色遗址的传统教育作用,新建或升级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将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大力挖掘南雄梅关古道、乐昌龙王潭、仁化双峰寨等红色旅游新亮点,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增长极;将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与影视产业相结合,建设粤北红色文化影视城,吸引影视公司来韶拍摄制作红军长征系列纪录片、电视剧等,挖掘具有韶关特色的“红色印记”,等等。
而且,大部分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位于边远山区。开发利用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商贸服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效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当前,韶关、梅州等地先行先试,大力发展红色产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使广东的红色产业更加“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