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讲书人决赛演讲稿:妖怪山
妖怪山
讲书时长:5分20秒
一、
大家好,我是讲书人蒋瑞丽。我以前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现在是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儿童图书馆,所以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本图画书。是著名儿童幻想小说作家彭懿和绘本画家九儿共同创作的一本书《妖怪山》。作者彭懿选择了在中国原创绘本故事中极其少见的失踪题材,表现了同样少见的救赎主题。

妖怪山讲得是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去山上玩,他们在山上做游戏的时候,一个女孩出事了,女孩拼命朝伙伴们呼救,伙伴们想去救,但又害怕自己会遇险,于是他们就丢下了这个女孩,他们跑下山获得了安全,而那个女孩失踪了再不见踪影。从此,同伴的受害,成了孩子们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
二、
其实类似于这样沉重的事故,过去有,今后还会有。《妖怪山》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写事故本身,而写孩子们如何走出阴影。也不将事故按本来面目写,那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太过沉重。而是以幻想作品的形式,写成一场可以恢复的游戏。
在女孩失踪一年后,孩子们收到了女孩的信,已经变成妖怪的女孩说:伙伴们,你们都长大了一岁,而我没有长大,因为我变成了妖怪,妖怪没有年龄,你们可以再来妖怪山,把我们去年做的那个游戏做完吗,如果我赢了游戏,我就能重新变成一个人类小女孩,就能回家了,我想回家。
孩子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一天都没有忘记过他们的朋友,就是因为他们把朋友一个人丢下,朋友才变成了妖怪,孩子们愧疚,懊悔、怀念…故事的结局是孩子们再上妖怪山,竭力抵抗不断袭来的恐惧,运用智慧和勇气完成了游戏,赢得了同伴的回归。
三、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妖怪山,绕开它,还是跨越它。《妖怪山》写得最触动人心的一笔,恰恰是孩子们看到同伴遭遇危险,吓得转身就跑。我们看到过不少童话,在写孩子遇到从未见过的可怕场面时“毫不犹豫”做出各种壮举。这样的童话故事往往并不感人,因为那样的描写大都从现成的概念出发,而并不是从孩子的实际体验出发。妖怪山的故事背后其实暗含了一个哲学议题,即“道德的起源”。所有的道德都意味着牺牲,即使不抢别人的饼干这样的小事也意味着会少吃一块。而牺牲就是与自己的动物性,与一些本能的需求做抗争。所以道德首先要承认这种本能,然后才会有抗争和战胜。孩子们第一次逃跑就是本能,再次上山,就是他们在用勇气和自己的本能进行抗争。
勇敢的孩子不是天生的,我们时常以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儿童,大谈仁爱或者孝道,贬损儿童不完善的自我,不能贴近儿童的真实内在,结果所谓的道德不是高高的被悬置就是浅浅的浮于表面,造成如鲁迅所说的矛盾冲突的人。
对待孩子们,首先我们要懂得宽容,接纳孩子们那个不完善但是真实的自我。其次,我们还要明白,获得勇气的方法不是速成的魔法,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孕育。这世上一切有关教育的秘密,都蕴含在四个字中:等待和希望!
《妖怪山》,推荐给每一个想要获得勇气的孩子,还有大人。
读好书,求甚解,我是讲书人蒋瑞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