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是什么让我们难以改变?
《了不起的我》:是一本关于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书籍。是一本能给予你希望,让你变得更好的书。 作者:陈海贤
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拥有13年心理咨询经验。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主理人
阅读章节《为什么旧经验根深蒂固?》&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P38~P49
书中分享了一个案例:
一位女士原先与男友异地恋六年,后来男友回国,两人也终于结束异地恋迈进婚姻的殿堂,生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若按照童话故事的模式,结局理应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事实是,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了,即便两个人很幸福也很恩爱,但公主仍然不适应两个人住在一起的生活,她更倾向于回到异地分居的状态。
女士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心理并不健康,于是找到本书作者进行咨询。作者通过询问,了解到女士的童年一直是父母的陪伴缺失的状态,她习惯了等待与分离,即便父母会回来,但她的心里永远在做着分离的准备。作者说在心理学中,这种问题属于分离焦虑。
这位女士从童年开始,就随时为分离做好心理准备,久而久之,这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这个习惯也成了她应对身边亲近的人的一种心理机制:不论谁都会离开,不会永远在身边,随时做好准备,分开才是常态,反而在一起时,总惶恐不安,总想着这个身边人迟早会离开。所以,她宁愿选择回到两地分居的状态,回到她的心理舒适区,她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在找到原因后,作者邀请女士的丈夫参与心理治疗,建议女士把心理的那种不安的情绪取个名字,叫作小闹铃,每当不安情绪升腾时,女士就跟自己也跟丈夫说,我的小闹铃又响了,这个时候,丈夫就做个捏女士耳朵的样子,意思是把小闹铃关掉,安抚妻子的情绪,并协助女士一起走出心理舒适区,建立新的习惯来适应新的生活。
通过这个案例,作者指出: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走出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那么,什么是应对方式呢?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
碧海蓝天说:
原来,我们不愿意改变,是因为我们喜欢用熟悉的方式——根深蒂固的过往经验来应对现在的生活,即便生活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熟悉的经验带来掌控感,有了掌控感,即拥有了安全感。
我想起了婆婆曾经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儿子娶了媳妇就忘了娘,儿子好像不是我的了。
婆婆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因为她做了很多认为对她儿子即我老公好,但实际上却是她儿子不喜欢的事儿,比如:
吃饭时不论有没有客人在场,不断往儿子的碗里夹菜;
隔三差五看到地摊上有大小合适儿子穿的衣服,不管儿子喜不喜欢,买回来再说,如果儿子不喜欢,他就趁儿子儿媳不在家时,偷偷把衣服塞在儿子的衣柜里;
煮饭做菜总是做超大份量,美其名曰:年年有余;
孙子出生,本应母乳喂养,婆婆却说她那个年代只有穷人才吃母乳,有钱人吃奶粉,现在她有钱了,要用最好的奶粉喂养孙子,于是千方百计阻止母乳喂养;
宝宝半夜哭泣,她首先关心的是宝宝白天被谁碰过了摸过了,或者是让儿子烧纸并去楼下小区跑一圈,嘴里念着:天灵灵,地灵灵……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他的儿子即我的先生,是个木讷的理工男,不愿意表达,惜字如金,在面对母亲沉甸甸却不理性的爱时,却只会用非暴力不合作甚至是日渐疏远来回应。
而我,对婆婆也是爱恨交加,一方面我的确感受到她对我们小辈那如黄河之水扑面而来的浓浓爱意,但另一方面,她的一些不科学不理性的做法,真的令人气得牙痒痒,比如,在我坐月子的时候,她阻止宝宝母乳喂养的做法,不仅真的让我的奶水减少甚至回奶而且也加重了我的产后抑郁。
我们把她的思想与行为归为农村妇女没文化见识短所致。秉持着“中国无不是的父母”,我们不能指责更不能教育父母,所以,关系上的疏远与不适,成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敬而远之。
如今,看了这本书,却给了我另一个视角看待婆婆的思想与行为。
也许,她也活在她的心理舒适区里,她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环境变了,熟悉的东西也少了,她需要掌控感与安全感,而这些,只有她那根深蒂固的过往经验才能给她,于是,她用她的过往经验死磕现在的生活,因为的确文化低见识短,她不懂怎样既捍卫自己的安全感,又与儿子儿媳同步,当她看到儿子与儿媳恩爱交流,而自己与儿子却仿佛越走越远,她才会有儿子好像不是我的了的感慨。
我想,我应该与先生这本书,从另一个视角解读母亲及其沉甸甸的爱。
这是这本书给我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