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的刹那,我们不要那么孤单

2015-07-11  本文已影响46人  Zenith_Swimmer

走进电影院里看北爱是件非常偶然且有点儿屌丝的事情。

我们品牌把这个电影的首映做了新车的发布会,我就傻呵呵的以为自家公司出钱赞助,怎么着也得满屏幕跑满大L车啊,结果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人家凯迪拉克直接拿下,相当接地气的还有貌似蒙牛还是伊利的一款乳酸菌加水果口味饮料,专供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谈恋爱时候喝着玩儿的。

行吧,说正题。

北京爱情故事。往深了说有很多象征意义,这个电影光是爱情故事,你就觉得没什么话题性了,前面放上北京,不是上海,不是广州,不是成都,当然更不是东莞,你就觉得,好像还是有那么一点儿代表性,代表什么,我个人觉得(完全是个人啊),代表的是当下中国都市人的一种情爱状态。这没有办法,1919年五四运动发源地,圈了那么多所不省事的大学以及荷尔蒙泛滥的大学生的地方,在中国的文化标尺上还是有向心力作用。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不够好,但在现有的审查体制下,已经足够妥协,并且足够说出了一些事情和一些话。

当然是群像。五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时间维度里,讲述的是从少年到暮年的情与爱。

我之前一个朋友说过,80后是拧巴的一代,以网络纪年划分,我们算是散兵游勇的两栖生物:大学之前还没有互联网这回事儿,大学以后开始泡网吧,开始聊QQ,写邮件,到后来经历门户网站、搜索引擎、SNS、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直接就陌陌微信摇一摇了。我想说的是,技术对人性的解放是致命的。或者说白一点儿,技术对兽性的解放也是致命的。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就面临一个困惑:

欲和爱的困惑。

20岁以前我们是被反对早恋的,那个时候欲望往往是封锁的状态;30岁以后我们是呼唤滥交的,这个时代里广大网民对东莞的反应都是心照不宣。所以闪婚、所以分手、所以离婚、所以堕胎。这些事情发生在当下的中国似乎都是一夜间成长起来的森林,容不得你信或者不信,他们就光天化日的屹立在那里。

按周国平的说法,人类的婚姻制度充满了道貌岸然和不快乐。我们自己研究一个枷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捆绑自己的欲望,然后美其名曰说那是爱情。其实,充其量是被压抑的两性关系。

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理想的关系应该是性爱分离的。能够合在一起必然很好,但如同影片最后所说,一次好,不代表10年好,如果10年如一都没有换过,那么换来的只有审美的疲劳和对人生的嘲弄。欲望很单纯,释放出来就好。欲望也很诚实,不装,满足一次,其实一段时间就不会想太多。贪婪的其实是爱情。或者我们自己对情爱的渴望。我们总觉得应该是情爱合一的,我们总觉得性爱短暂,所以要找一个代替品去验证他的不朽。

其实哪有什么不朽。

整个电影看下来,打动我的依然还是位于两端的美好关系。注意,我的用词是美好关系,不是什么爱情。爱情这个词,其实虚无缥缈,无影无踪,你感觉不到的时候他在,你非要形容其实就是描述一种争吵,一段琐碎生活。少年的清纯和暮年的照料,说起来的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性爱的打扰。

听着林宥嘉的心酸悄悄试探着握在一起的手,没有结局赶不上的那班公交车,那些从你生命里走过的人,留下的,是你对未来的一个希望,支撑你走完无聊的人生。

还有一点一点记得你生活细节的老伴,知道你的喜好,知道你的口味,给你煲汤,对你不断唠叨的那个老人,陪伴走完最后一段的时光。

中间的,就是琐碎的生活。我们可以激情的闪婚,可以一夜情,可以擦枪走火,可以结束一场荒唐,可以要一个孩子,可以逃避,可以承担,可以麻木,可以厌倦,可以反复伤害自己和对方,可以给生活找刺激,可以极尽一切能事,的折腾。

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迄今为止知道的最高智慧生命体去表达爱的方式。我们这种生命体寿命有些短,我们的大脑处理的信息,远远大于我们将要走完的路。所以一路下来,我们守护那些我们称为爱的东西,代代相传。

希望在下一个时代,我们中国人能够读懂,性没有那么粗鄙,他是我们繁衍下去的诱惑和糖;爱没有那么高贵,他是我们彼此结伴走下去的借口。

这一切,都为了那一刻,临别的刹那,我们不要那么孤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