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2021-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老隋头

                                                                  《故事里的人生》130

                                                          我已下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

        从前,有一个农夫在田间劳动,觉得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里劳动,都要经过一座寺院,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门前的一株大树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一天他告诉妻子,他想到寺院里去做和尚。妻子弄懂他的心思后,并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我们的地还是要种的,不然一家人靠什么生活。平时我在家织布、洗衣、做饭、带孩子,家务事较多。从明天开始,我早些起来料理家务,将孩子送到他姨家住一段,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的农活做完了,可以让你早些到寺院里去。”

        从此,夫妻二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不耽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寺院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干完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寺院里。

        当他们走进寺院,见那位常在树荫下纳凉的和尚正在收拾行李。他们向和尚说明来意。那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到你们俩口,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在田头同吃,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看到你们生活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决心还俗了。我已经向住持辞行了,这不,我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和尚看看农夫,指着他笑着说:“你真是傻透了,有这么好的妻子和家庭,怎么反来做和尚?”

        农夫默然,满脸愧色,拉着妻子走出寺院。

        鲁钝生感言:农夫的妻子贤惠聪明,善解人意。她帮助丈夫实现愿望所做的一切,已经为丈夫最终不能出家打下了坚实基础,即使没有“和尚还俗”的反证,农夫也不会在寺院中久待下去,因为做和尚的清苦很快就会让他想起世俗生活的温馨,去而复返是必然的。

        农夫妻子帮助丈夫实现愿望的贤明行为,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我们说这则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换位思考”这个话题。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交往对象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它的实质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是关心人、理解人、体谅人的道德行为,是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谕和《圣经·马太福音》“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忠告,都蕴含着“换位思考”的道理。

        “换位思考”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这就是一位母亲的“换位思考”。

       一次,一位老者走进商店,走在他前面的年轻女士为他推开了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者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这是一位富有孝心女子的“换位思考”。

         一对夫妇坐车去游山,半路上因有事下了车。后来,这辆车没走多远,就遇到了山体滑坡,车上的乘客全部丧生。事故发生后,男人一脸沉重,非常痛苦。女人不解,问:“咱们真幸运,提前下了车,保住了性命,高兴还来不及,你痛苦什么?”男人说:“不,我真后悔提前下了车。是由于咱们提前下车,车子停留,耽误了正常的行程。不然,汽车就不会在那个时刻恰巧经过滑坡的地点。”这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男子的“换位思考”。

        人因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交往而集群,而形成社会,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没有一个人是孤岛。要想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从而实现人们共同的利益需求,人们需要理解和体谅,需要包容和接纳,更需要关心和互助,而“换位思考”是实现理解和体谅、包容和接纳、关心和互助的前提。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你会和大家和谐相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