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年的乡党

2024-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夏花_d043

一一记明代廉吏姚诚立

"姚诚立,山西安邑人,进士,如松之孙。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令洋。慈祥恺悌,正直公廉,建尊经阁,创蔡伦祠,刊《谕洋民家训》,著《作民要诀》,德惠所征,瑞麦嘉禾叠见。历官广西按察使司。士民荣其祖孙绍绩,仿宋韩公父子(韩亿、韩缜)袭美堂故事,作继美亭于县治前,立石以纪其盛云。祀名宦。"

——《光绪洋县志》卷八《官吏传》

光绪年间,洋县"志″述的重点显然是洋县时的姚诚立。倘若再完善添补一些,便是:姚诚立,字惟一,今山西运城市,杜家村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万历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1601~1606)赴任洋州知县。后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川北分巡兵备道参议、四川布政司参政、广东按察使、粤西按察使等。

一,励志篇

就当下所掌握的有证可查证的文献来看,姚诚立一生中的高光时刻该是在陕西汉中任洋县知县的那几年。虽然那时段并非他仕途的天花板。只可惜他的一些童年细节,以及家族信息,可呈现在案的凤毛麟角,有待挖掘。那么,可否对姚诚立这个"关键词"做简单、直白"说文解字"式的推断臆想呢?如此这般,也实属无奈之举。

在古代,当一个家庭有了新生的命诞生时,起怎样的名字,即刻成了头等大事。尤其是大户人家,名门望族,其名、字、号都是极有讲究的。或者由教书先生以生辰八字推算,再《周易》《诗经》里择取。或者请当地有名望的贤达之人,族长亲自捉刀。所以,古时人的名字里更多含有某种寓意,寄予着某种厚望。如此,仿佛名字里暗合着一生的命运信息了。

那么,姚诚立三个字呢,"诚信为本,诚实立命"乎?

从这个饱含儒家思想的名字中可以想见,当年姚家的长辈们对这位后生"忠厚传家"的期许与苛求。谁又去想襁褓中的这个姚家婴童心底会孕育另一番"鸿鹄之志"呢。

再看姚诚立的爷爷之名字:姚如松。取义做人要有松柏一般坚毅的品质么?

如果沿着这个臆断的思路,姚诚立三个字是否出自他的这位爷爷之手呢?极有可能。毕竟,当年他的这位爷爷也是有文化的先贤。

"姚如松,山西安邑人,岁贡,嘉靖间任洋丞。规划溢水堰,封植蔡侯墓,摄邑篆。廉明刚直,有惠政,民德之。擢通渭令去。祀名宦。"

——《光绪洋县志》卷八《官吏传》

事实上,从姚诚立的成长之历程来看,也算是中规中矩了他名字里"诚"与"立"的人生信条的。

自隋朝科举制度始,到明朝时"学而优则仕"的方式日臻成熟和完善,已成为国家选拔各阶层人才和个人走向仕途,获取功名的主要路径。

出生于优渥家境的姚诚立也不例外,自小受家族传统文化的熏陶,立志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乎,天资聪颖的小小少年开始了"之乎者也"苦读圣贤书的漫长阶段。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从秀才、举人和贡士,从县考、乡试到殿试,他一路凯歌,万历乙未(1595)晋级甲科进士。时年20出头。

自此,似乎仕途一片光明,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川北分巡兵备道参议、四川布政司参政、广东按察使、粤西按察使等职。

可见,励志的故事始终惯穿着他的一生。

二,为民篇

甲科进士归来的姚诚立,踌躇满志,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使命:洋州知县。

说来也是奇巧,洋州正是他爷爷姚如松50多年前为官的地方。而且爷爷在当地留下极好的口碑:明嘉靖年间,姚如松任洋县县丞,先后辅佐五任县令,清廉刚直,行政简约,经常深入民间访问疾苦,尤其重视兴修水利,素有政声。“松牧民,黎庶饱食,民心悦服”。后考功擢升甘肃通渭县令,洋民“夹道送别,为之泣下”。

既有了如此好的铺垫,当姚诚立踏着爷爷姚如松的足迹赶赴任洋州县令时,便有了如下之场景:军民闻诚立乃姚如松之孙,百名皓首父老跪迎道旁,曰:“不意六十载后再沐姚公恩德。”"诚立闻之,益为动容,慷慨涕零,长揖而拜,携父老同归。"

得到鼓舞的姚诚立,没有辜负洋州百姓的期望,短短的五年间,他矢志秉承先祖遗风,廉洁抚民,劝课农桑,自捐俸禄疏浚水堰,作书教化百姓,弘扬儒学,乡野“诉讼不起”,“士庶无不诚服”……果然是,后来者居上,更上一层楼啊!

在陕西汉中流域,汉河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一方面水系发达,另一方面水患不断。古时陕南民间有“一君命,二堰命;军务事大,堰务事大”的说法。治水与治军同等重要?

那么,下车伊始就从兴修水利开始吧。毕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尤为重要,要想抵御旱涝灾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只有兴修水利。在洋县的水系骨架中,至今还遗留着二十余通明清和民国时期记载着水利修缮事宜的石碑。可见,那时洋县"治水"之重要,不言而喻。

好在他的爷爷姚如松在洋州时,在"除水患、兴水利"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积淀。那就承上启下,锦上添花呗。据《光绪洋县志》记载:明代治堰,当推姚氏祖孙,尤以姚诚立为最,一方面他因地制宜,问计于民,科学筹划,合理施工;又一方面他以身作则,亲临监工,与河工同住,并首创分水筑堰之法。与著名的"都江堰",异曲同工么?

当得知土门堰被贾峪河河水冲决渠道淤积,稻田无水灌溉时,他忧心忡忡,亲自到现场实地察看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科学研判,他果断决定将原有沙石和树枝堆积的堰堤,改筑为石砌灰灌的石堤方案。筑堰资金出现缺口了,他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俸银捐出来用作经费。

堰成之日,“诸父老欢呼踊跃,相语道路,谓侯不一劳,吾不永逸”。

据《汉南续修郡志》统计,溢水三堰修成后,累计灌溉良田两千四百余亩。终于,洋县"谷丰足、仓廪实,既庶而富。"

三,劝学篇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今天,洋县洋州九年制学校的门口仍能看到一通镶嵌的石碑,上书“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这年代久远的语气,是在告知人们:这里曾是洋县的文庙,而这石碑正是当年洋州县令姚诚立原汁原味的书写。当年,在他的倡导下洋县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可见一斑。

同时,在他的主导下修缮了麟经阁,以陈设儒家经典书卷,并赋《麟经阁题屏》诗,鼓励士子们勤勉上进。又斥资将原来的蔡侯祠,迁至龙亭蔡伦墓前,合二为一,以便更好的颂扬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伟大功绩。

如此注重教育、文化方面的建设,套用现在的语式:这该是个"学者型"官员呢。那年,他微服私访途中借宿洋县城西二十里的明朝皇家寺院《智果寺》,同时还"借"了智果寺的秋、智果寺的花、智果寺的雨,智果寺的禅:

"汉江东去抱城流,高阁空含物外秋。

僧舍不关化雨乱,禅心常定钵龙游。

尘根谁识功名薄,宦海难同心事幽。

安得远公来接引,谈经时过虎溪头。"

心潮澎湃,诗兴大发的他,提笔落句,连书四首,一气呵成。"乡心有意临初地,官况无情听落梅。"个中情绪,无不流露着初为父母官时爱民忧民的情怀。毕竟,他所面对的洋州,如一座"年久失修","匪夷所思"的危楼:“好气勇,如燕赵;信鬼巫,弗用医"。须得下大力气修整,"根治"。

经过深思熟虑,与乡贤耆老共商,他决定从教化民心入手,亲自撰写《洋民家训》和《作民要诀》由乡贤宣讲,弘扬美德,敦睦乡里,维护秩序,做到妇孺皆知。这般君臣佐使的,他为洋县开了一剂"教化人心"的良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载:“至诚立令洋,劝学兴农,敦睦修礼,风物为之一变,守礼让而重廉耻,崇耕读而弃陋俗,物阜民丰,文教昌盛,如汉上大郡矣。”

四,廉政篇

在中国古代,偶有"三公二宰相"的情形,祖孙两人先后在同一地为官,且均留下清名,也是不多见的。

身为洋州的父母官,面对县衙内各级官员的贪腐行为,以及挑拨矛盾从中牟利的讼师等疑难杂症",姚诚立直面问题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以清朗政风。所谓: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虽然仅仅五年,却能让洋县的社会面貌迅速改观:“风物为之一变”。

打铁还须自身硬。既然练就了克己奉公,亲力亲为,清廉自守的硬朗作风,自然赢得了洋州的民心,赢得了百姓口碑。最巧合的是,洋县人们联想到"祖孙"二姚服务洋县的事,正恰似宋朝韩氏父子(即北宋韩亿、韩缜)当年治理洋州的情形。在当地的学士、大夫倡议下,洋县百姓就效仿着当年韩氏父子"袭美堂"的故事,也为姚氏祖孙修建了一座"继美亭"于县治前,以感念祖孙二人的功德。

于是,就有了《继美亭碑记》歌赋:“……公之清、之勤、之德、之明姑不论,论其著者,即其疏水利而奠民食,法讼师而去政梗,封龙亭之墓以报有功,崇武安之祀以表节义。折彼邻大吏之虐焰,而罢审编之害,何者非功哉!洋之民,迄于今,既庶而富,教而有礼。井井纶纶,称首善于江汉者,伊谁之遗也,不祀何以解诸大夫悲思?敢固请,以无失古者有功而祀之义。”

洋洋洒洒的《继美亭碑记》千字碑文执笔撰写者不是别人,正是姚诚立的同科进士杨明盛。唯他最能感知这位"同窗"才兄的胸襟和拿云之志啊!

继美亭落成后的三百余年间,一直香火不断。虽然太平天国时期亭子毁于战火,但很快就被当地义士捐银修缮如初,安排了专人管护祭扫。可见,老百姓的心里自有一杆秤的。

可庆幸和感意外的是《光绪洋县志》卷五《文艺志》章中完整保存了400年前的这篇美文。又惊奇的是文章中还解析了当时姚家族人的一些身世和社会关系。虽只简洁又间接的少量信息,却似乎姚家家族门缝里透出的一缕隐约的光亮。

四百多年前,姚如松、姚诚立祖孙俩从汾河边走来,先后来到陕西洋县,共同书写了一段勤政爱民的官场佳话。四百多年后,当我们再读《继美亭碑记》姚家祖孙二人心系苍生、清廉执事、尊崇圣哲的"能员干吏″形象跃然纸上,又怎能不使今人追慕先贤、心生敬意呢?

姚家祖孙这种"为民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敢作为勇担当廉法的硬朗作风,必然锻造了他们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也不难看出其家风传承的力量。正是这种"自律"为官之道的底色,孕育培植出当年洋县政风清、社风淳的良好局面。

五,河东篇

背井离乡"流官"几十载,终于是叶落归根了。暮年的姚诚立,告老还乡,本该员赋闲的生活了,他却把这份清闲兑换成回报父老乡亲的最后机会。

"志在四方"固然是他年少时的抱负,却心系故乡又是他永远的情怀。当衣锦还乡的姚诚立,重新踏上故乡这片热土时,再次被家乡的山山水水吸引,尤其被眼前"千古中条一池雪"场景所震撼。于是乎,一篇近两千字气吞山河的《河东盐池赋》跃然案上。

"夫河东盐池,即古所称解池也。朔自溟蒙,通乎海窍,地连雍豫,野分参。幅员广敞,百二有奇.……东跨夏台,而有柏塔、瑶台、咸谷、风洞之名奇居其左;西控雷首而有五老王官、静林、雪岩之嘉胜据其右;稷山、孤山、紫金、峨嵋当其前;历山、让田、傅岩、圣涧拥其后……美哉池也,景物于焉备矣!而阜国裕民、财源会焉……"

文章起笔从盐池东的夏县瑶台、咸谷、柏塔山,到盐池西边的五老峰、王官谷、静林寺、雪岩等名胜,到北边稷山、孤山、紫金山、峨嵋岭,又写到了垣曲历山、虞芮让畔、傅岩、圣人涧。以地理和时空的广角环视,对盐池的前后左右进行了简洁而精准的描述铺陈。全方位阐述了古盐池对于河东大地、河东历史、河东文化的根基作用。

文章最后笔锋一转,写到了舜帝抚五弦琴而歌的"解愠阜财"之说:足国裕民,适我愿兮。吾乡吾土,民本情怀勃发而出,升华了整篇赋文的思想立意。如此,姚诚立的笔下密集的盐池信息,精美的词章,连同饱满的感情,终于是恣意汪洋,一发而不可收了。

阅读下的沉思中,忽然明白:这些,不正是古河东"盐池记忆"的始端么,也不正是当今被叫响的"盐文化"的滥觞么。

《河东盐池赋》为崇祯年间书写,并被刻石立碑,置于旧池神庙内。可惜"近年佚",一时不知所踪。万幸的是前些年这通石碑被发现于异处,遂归位,并建碑亭而独立,重现于修缮后的运城池神庙。

那么,如今的姚氏家族、姚家人之踪迹呢?

2022年,坐落于运城西城区杜家村的一座破旧的"娘娘庙",被发现并考证其实为明朝的“姚家绣楼”。这栋面宽三间,进深两椽,两层悬山顶结构的建筑,有梁记:"重建于道光三年。"正是姚氏家族的明代遗存。

据村中老人讲,此建筑为姚诚立故居的“姚家花园”仅存部分。人民公社时期尚为占地数亩数十间房舍的较完整院落。主要房舍文革时被毁掉,后来院落整体被占用,成村集体牲口饲养的“马号”。

如今,独留下这座"姚家绣楼",孤守着一份远年的记忆。

2024年3月,《关于将明代廉吏四川按察使姚诚立运城故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物的提案》通过,并付诸抢救性修葺施工中。拟做廉政教育基地。

六乡党篇

乾隆版《解州安邑县志》中记载:“四川按察使姚诚立墓在运城西五里杜家村东”。有资料显示,一代廉吏姚诚立卒于崇祯十二年春,去世后葬于家乡杜家村。

那么,我们就是"远年的乡党"了!

历史就是这样,愈弥久愈像是个盲盒,你须得对之动容、动心,她才可能向你展现曾经的容颜,无论千年万载。

那时,你这个明代万历的一名进士,未必会想到你的"姚诚立"三个字,在被改朝换代,沉寂了几百年之后,被一个籍籍无名者,穷追不舍吧。

明朝三百来年产生过多少位进士,万历几十年殿试过多少个学子,为什么偏偏是你姚诚立被,注目凝视呢?

只因为我们是同乡,是乡党。亲不亲,故乡人。

每每想象着,生我养我的杜家村,几千年里如果没有你这个"万历进士",没有你的《河东盐池赋》,没有你这位一代廉吏,也真就是"欠缺了内涵"的,一个名符其实"土"家村了。但是,现在有了400年前的你:一代廉吏姚诚立,我们才敢自信又自豪地说:小村不小杜家村。

"确实该挖掘一下,你们有地缘情怀呀。"本土作家一苇鼓励我。

当历史的遗存无意间被这个痴情后生多瞄了那么一眼,便就开始滋生了这则追溯"远年的乡党"之故事。

虽一路苦寻,一路呼唤,一路坎坷,躲躲闪闪的历史也总是将你隐藏起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时无法掀起你的盖头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运城市政协的主导下,2023年,终于我们在陕西洋县,也就是当年你做县令的那个地域"相遇"了。

而"粤西按察使"呢?历史又一次,莞尔一笑,笑而不语。

却毕竟,休眠了400年的一河东人物,一洋县知县,一粤西按察史,和一些历史词条,被"拍了拍"肩膀,唤醒了。虽然一时还有点睡眼惺忪,语焉不详。

时光不可追赶,时空无法重塑,却意象总能相连吧。

因为我们是乡党,是娘家人,是一家亲,总该有"量子纠缠"的时刻吧。当思接千载,当历史启封,当记忆复盘,就确信了,你这位远年的游子,杜家村的"著名"村民,也该启程归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