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暇光(12)德胜门外的景儿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从医院出来,坐地铁走太远,坐公交太堵车。果断选择“夏练三伏”,在最热的时候,我选择:骑行。蛋疼闲情一来,一股年轻人的激情上头,从胸而起,管它热不热,骑上共享单车,孑然一身,冲入炙热的车流。
目标五四运动纪念馆,一个快被遗忘的地方,我要去带着满腔的热情,感受那个年代,青年们的热情。
地图开启,说走就走。我一路向东南方,箭楼的庞大身躯矗立在河畔,它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四层,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后为对开铁叶大门。墙上周围有远望、射箭窗孔的城楼,这座就是正阳门箭楼。
正阳门箭楼它原本应连接巨大的城池,可被“罪人”郭沫若拆了个精光。林徽因、梁思成曾极力劝阻,却无果,竟因为阻碍交通这个滑稽的理由,被拆毁。这真是千古罪人。
目前北京城仅剩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经过整修之后,才算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些许实物见证。
清末背景图 曾经的威严 残垣现如今,这厚重的城墙矗立在风雨,那种厚重感,让人心酸。闷热的天气,让人喘气都觉得压抑。我顺着导航,行驶到鼓楼西大街,奔鼓楼方向。
驶入鼓楼西街迎面一辆铛铛车驶来,可有意思,这是王府井、鼓楼、后海、前门这一代旅游专线,啥都好,就是车费贵点。建议拍照,不上车,哈哈。
铛铛车左侧一排排灰褐色的民房,朴素而庄严,诉说东家长西家短的那些民间故事。
灰瓦民房右侧,羊肠小道:后海夹道忽悠飘过,它狭长,但内容丰富,玩味十足,鼓楼西大街与后海被无数这样的小道连接着,烟火气息十足,皇家后花园与民间老百姓被这样紧密的相连在一起。附近的老人见我拍照打卡,似乎对我这个“外地人”更感兴趣,想上来一问究竟,但听我叫了声“大爷,您好?”脸上立刻堆起“老乡见老乡”的笑容。
后海夹道一盏青灯下,晚风徐来季,与您追忆今昔时光!
分享生活点滴,汇聚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