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如水,烈如酒
2018-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lixiyang
周杰伦,他大火于我成长的年代,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他的辉煌和巅峰。
对于他,我没有陌生感,也没有错误认知。
一直以来我欣赏周杰伦的方式就是听他的歌,偶尔看他的电影,能不能抢到演唱会的票随缘。
除了作品之外的东西,比如他的生活,他的日常,他的朋友。。。我从来没有去主动关注,也没有太多兴趣去了解 (原来我从小就佛系追星,哈哈)
钱钟书说「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我对周杰伦的喜爱或许类似这句话,处于忠粉边缘地带。
本想标榜自己是周杰伦的24K纯歌迷,但其实也有那么一点欣赏他的性格,大概只是90%才华粉。
而黎明,2018年之前我对他的印象既模糊又刻板,甚至有许多误解。
然而他突然有一天就闯入了我的视线。
开始了解他之后,发现印象中的黎明和真正的黎明大不相同。
这巨大反差让我错愕和惊讶,所以才引起了我那么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驱使我不停去考古挖坟,去关心和关注他的一切,随着了解的深入,惊艳,惋惜,愤慨相继涌上心头。。。。以至于后来对他沉迷到真情实感,这似乎是必然事件。
想起单影说 很少有人会去花时间深入了解一个明星再决定喜不喜欢他/她,大多数人对于一个明星的了解来自于媒体宣传里浅薄片面的形象,黎明注定会吃亏。
他表面看着那么温和,内里却棱角分明。所以好像 喜欢他和讨厌他的人也那么棱角分明。
喜欢他的人大多「粉即死忠」,而不喜欢他的人大多「不屑一顾」甚至「一黑到底」,不咸不淡的路人粉很少。
大概因为对黎明了解得太多,所以对他的情感复杂又热烈。
也许现在的小学生对周杰伦的认知,就如同以前的我对黎明的认知一样。
也许以后他们偶然了解到周杰伦,可能也会像我偶然了解黎明那样惊讶和好奇。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而年代的壁垒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