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荤八素

假如我有一家养老院

2016-10-12  本文已影响47人  梓涵919
我的养老院

昨天写完《二胎,要!不要?》后,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开个养老院呢?

二胎毕竟是下一代的事儿,那么我们的父母几年过后的赡养和医疗问题怎么解决呢?

在独生子女政策盛行的环境下,他们就只有我们一个孩子,1980-2005出生的人口中,独生子女大概占到32.5%,只考虑25岁以下人口的话,按这个趋势大约在五五开到六四开之间。

如今好多年轻人为了生计在外打拼,成家立业,不在父母身边,就以我们单位为例,公司上下200多人,本地人仅占25%,另外的3/4不是因为在当地上大学,毕业后留在这里发展,就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机会,来到这里谋生。

假如我有一家养老院

同事D的父母都是农村朴实的老实人,一辈子没有什么奢望,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唯一儿子有出息,为了供同事上大学,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好不容易盼到孩子毕业,找到了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还在城里找了一个漂亮媳妇,老两口心满意足,得了大孙子后,更是乐的合不拢嘴。

小两口背着房贷车贷,有了孩子开销大大增加了,平时工作比较忙碌,白天没有精力照看孩子,找保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老两口便千里迢迢来到济南看孙子,毕竟是生活习惯不同,住在一起总有些不方便,而且年龄大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下降,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始终融入不到大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去,总觉得这里不是属他们的地方,即使现在住的房子比家里宽敞,住的也不顺心。

时间久了,总是吵着要回家,“隔壁王婶子儿子要结婚啦,我这也去不了,你刚上大学那会儿,王婶子还送来一只大公鸡呢。”年纪越大,眼前的事儿越来越记不住了,以前的事儿却越来越清楚,“叶落归根”的老思想,总不像年轻人一样习惯了漂泊,随遇而安。

终于盼到孙子上了幼儿园,终于可以回去了,身体却不行了,同事妈妈有严重的心脏病,现在一年不如一年了,农村不比城市,医疗条件达不到,同事时常鞭长莫及,特别无奈,就算是把父母接过来,平时需要照顾孩子还要工作,分身乏术。

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能开一个养老院呢,方便像D这样的打工族能找到一个可以加你父母放心托付的地方。

我希望我的养老院是这样的:

有明确的企业文化,“用心承诺,用爱负责”,让每位老人都得到家一样的温暖,家人一样的关怀,有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流程,制度明确,运营有序,营造“温馨,舒心,放心,安心”的环境。

护士 营养师 心理咨询师

形成多对一的服务体系。每位入院的老人,都会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针对每个老人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组建心理咨询室,一个老人由一个护士,一个营养师和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服务。

广场舞社团

建立社团联合会。每位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1-2个社团,包括:广场舞社团,棋牌社团,声乐社团,书画社团等适合老年人参与的社团组织,甚至是聊天社团也未尝不可,社长实行轮流制,每位老人都有成为社长的机会,参与设计和组织社团活动。

更加亲民的价格。我的目标客户群将是在外地工作的白领或中产阶级,收费标准必须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假如我有一家养老院

假如我有一家养老院,希望能让更多的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让更多的孩子尽可能少的为父母的赡养问题担忧,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做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