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33章 自知者明
【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本章仅八句三十八个字,却讲了四个方面的重要的修养的原则,即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知足与强行,守道与久寿。
先说第一个方面,知人与自知。
老子认为,能够了解他人的,算是聪明人,而了解自己的人却更为明智,或者说,能够了解他人是聪明,而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聪明与智慧是两个境界。
人们总是试图去了解别人。了解别人,也有几个层面。一是从战争方面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对手,自己才能取得胜利;二是从政治方面讲,了解政治对手,更容易找出对方的弱点,便于自己上位;三是从修养方面讲,了解别人,便于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便于促进自己进步,即孔子讲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四是从人际关系讲,了解别人,便于融洽相处,包括工作关系、亲属关系等等。当然,以摆八卦为目的的不怀好意地窥探别人的隐私,不是知人,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知人不易,而自知更难。难就难在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孔子曾经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一个人不要着急于别人不了解自己,你了解别人吗?还是要多了解别人,这样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别人不了解你,怎么办?“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那又有什么呢?关键还是得自己有本事,“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一个人有真本事,总是如金子一样会发光的。有真本事的人,就像好千里马,总会有伯乐去发现。如何知人呢?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对于一个人,看一下他干的事,观察一下他办事的套路,细察一下他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几样弄明白了,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啊!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啊!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们了解一个人,既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他还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呢?孔子讲的是一种识人、了解人的方法。中国古语还讲“相由心生”,也就是说看一个人怎么样,能从他的面相上看出来。这是因为,一个人心里怎么样的,常常就会显露在脸上。孟子识人,是看一个人的眼睛。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观察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地方了。眼睛不能掩盖他的丑恶。心胸端正,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他说话,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能藏匿到哪里去呢?
庄子也有一套识人的方法。在《庄子·列御寇》里,庄子借孔子之口,从理论到操作,提出了一整套知人的“套路”。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釬。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庄子认为,人心比山川险恶,知人心比知天困难。天还有春夏秋冬早晚的规律可循,人却看不透容貌下的难测的心机。有的外表谦恭老实而实际上骄横跋扈,有的人心里厚道而外表看着又不像,有的人内心狡猾而表面上通情达礼,有的人外表坚强而内心软弱,有的外表和缓从容而内心却十分急躁凶悍。所以,那些如饥似渴地趋赴大义的,大多又会避火似的抛弃大义。所以君子要派他到远离自己的地方做事以考验他的忠诚,让他在自己身边做事以考验他的恭敬,派他去办烦杂的任务考验他的能力,向他突然提出问题考验他的心智,在危急情况下与他相约以考验他的信用,把钱财委托他考验他的清廉,告诉他危险的情况以考验他的节操,在他喝醉酒的时候考验他内心的底线,让他和别人混杂相处以考验他的色态。用这九种方法,一个人怎么样,就能征验出来了。“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不是男女混杂在一起看一个人是不是好色的意思,而是说让他跟不同类型、不同角色的人相处,以观察他对人的态度,这样就能考察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吕氏春秋·论人》提出了鉴定人的心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即“八观六验”法: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八观”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处境顺利时,观察他礼遇的是哪些人;当一个人处于显贵地位时,观察他推荐的是哪些人;当一个人富有时,观察他养的是哪些门客;当一个人听取别人的意见后,观察他采纳的是哪些内容;当一个人无事可做时,观察他有哪些爱好;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的状态时,观察他讲哪些东西;当一个人贫穷时,观察他不接受什么;当一个人地位卑贱时,观察他什么事不会去做。“六验”的意思是:使一个人高兴,借此考验他安分守己的能力,看他是否得意忘形;讨好一个人,看他有没有什么癖性;使一个人发怒,考验他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一个人恐惧,看他能否坚定立场、凛然有为;使一个人哀伤,考验他的为人;使一个人痛苦,考验他是否有志气。与庄子的意思异曲同工。
如何自知?孔子的弟子曾参(子舆)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我每天都反省一下自己三件事: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为人谋,就是给人家工作。简单地说,我们现在不管什么行业的人,去上班工作,你尽心尽力了吗?是天天吊儿郎当,还是努力出主意、想办法把工作做好?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待了朋友呢?这里,不仅仅朋友关系,还包括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相互守信。巧言令色、足恭,大概不好做朋友。朋友之交,或其淡如水,或托六尺孤、寄百里之命,关键是一个诚字,一个信字。从老师哪里学的道理践行了没有。这是人们自知的一种方式。
韩非子在《解老》中,对于解释“自知者明”,讲了一个故事。需要注意的是,韩非子在引用时,用的是“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想讨伐越国,杜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杜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第二个方面,胜人与自胜。老子认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而能够战胜自我的人则更为强大。我们先看韩非子在《解老》中是怎么讲的。“自胜者强”在《韩非子》中是“自胜之谓强”。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孔子的弟子卜商(子夏)碰到了曾参(子舆),曾参说:“你怎么胖了?”卜商回答说:“思想斗争胜利了,所以胖了。”曾参说:“这话怎么讲?”卜商说:“我在家里学习先王的道理,总会非常敬仰,出门后看见富贵的乐事又总会十分羡慕,这两种情绪在心里发生了斗争,弄不清谁胜谁负,所以瘦了。现在先王的道理终于取胜了,所以胖了。”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每个人从出生、成长到老死,条件、情形、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出生在帝王之家,有的人出生在富贵之家,有的人出生在乡村僻野。人类的天性,是对美好生活具有强烈的向往和追求的欲望,但是,天然的竞争性,必然是那些条件好、竞争力强的人胜出,胜出别人,就是胜人,这是值得称道的。——这其中,以非正义的战争、不择手段的卑鄙技俩而胜出,则是有修养人所不屑并坚决反对的,因为不是符合道的,“不道则已”,即使胜出得到了,最终也会失去,“其事好还”。所以,卜商在先王之义和富贵之乐之间的选择,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事。但是,也就是在这种艰难选择中,才能检验一个人的修养程度。
自知者必然会自胜。
第三个方面,知足者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坚持不懈按照大道前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的。民谚说:“知足常乐。”人类的很多烦恼,来自于不知足,特别是对物质的无限制地追求。追求到了,会有更多的诱惑和不满足,于是产生了更多的烦恼。真正懂大道的人,把一切的物质诱惑等闲视之,而实现精神上的满足。而这样的人,在儒家,有颜回(子渊)、原宪(子思);在道家,有庄子。庄子宁可“曳尾涂中”也不愿意做官。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楚威王派了二位大夫先去转达他的心意说:“我希望将国内的政事烦劳先生。”庄子持着鱼竿头也不回,说道:“我听说楚国人有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把它盛放在竹盒里用布巾包着,藏在庙堂之上。请问,这只龟宁可死了留下一堆骨头让人尊敬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里活着呢?”二位大夫说: “宁可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庄子说:“那么请便吧! 我还是希望拖着尾巴活在泥里。”庄子不肯出来做官,两位使者只好悻悻而去。这样的故事,《庄子》中还有很多记载。而庄子就是“强行者有志”的例子。
第四个方面,不违背大道、不放弃理想的人,才能长久生存;死而精神长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这两句是递进的关系。实际上,一些不失其所,也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理想的人,可能会因为外在的原因而肉体灭失,比如比干,比如文天祥。但正是他们,才能真正被历史记住,被人记住。中国古人主张“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记载: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鲁国的叔孙豹出访晋国,范宣子接待了他。因为叔孙豹是鲁国人,是文化之国,于是就请教他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怎么理解。叔孙豹没吱声。范宣子说,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在晋国也是家世显赫,这是不是“不朽”?叔孙豹认为,这只能叫做“世禄”而非“不朽”。真正的不朽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叔孙豹以鲁卿臧文仲为例,说:“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国语·晋语》也记载:“鲁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殁矣,其言立于后世,此之谓死而不朽。”臧文仲是鲁国大夫,屡建事功,且长于辞令,就为政立国之事多有高论,在诸侯国间广为流传。但孔子对臧文仲却是严厉批评的,说“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左传·文公二年》)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很复杂的。
老子讲的这四个方面,实在是人们应当牢记并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