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蕴的考察
色蕴的考察
龙树菩萨的《中论颂》中,以色蕴为例子对五蕴的概念进行了一番考察。五蕴的存在是否合理呢?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认为世界是由更小、更基本的元素构成的。所以龙树菩萨就顺着人们的世界观来考察这个世界。
龙树菩萨:
“色若离开色之因,即不可能被获得。色之因若离开色,即不可能被观见。”
在古代,人们认为色蕴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的。现代人则认为物质是由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基本粒子等构成的。宏观的物质世界不能脱离微观粒子而存在,而微观的粒子(元素)如果脱离了色,也不能被看见。这个在古代可能不能看见,现代人却可以研究微观粒子,但是却发现微观粒子的表现和宏观世界完全不同。比如对于宏观的物体来说,我们可以近乎准确地测量它的位置和速度,并且可以预测它未来的运动变化情况。而到了微观世界,却出现了明显的波粒二相性和测不准原理。也就是到了微观世界,这个粒子的概念都站不住脚了,并且也无法同时准确描述它的位置和运动情况。
“色若离开色之因,则致色无因之失。无因之体不存在,无论何者于何处。”
“如果与色已分离,还有色之因存在,因则成为无果者,而无果因不存在。”
“若色已经是存在,即不容有色之因。如果没有色存在,亦不容有色之因。”
“而且无有因之色,的的确确不容有。因此不应计执于,任何于色之分别。”
这几段是在讨论“色”和“色之因”(各种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说微观粒子是构成宏观物质世界的因,那么这个因是与宏观世界分离,而独立的一个存在吗?比如说,我们说水是由水分子(H2O)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如果说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水的因,这个因是否独立存在呢?
你可能觉得,对啊,有氢原子,也有水啊。氢原子可以构成水啊!但是,龙树菩萨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在概念的封闭原则之上。你说一个东西是氢原子,这个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还能生出水来。这就有问题了。这里的原因龙树菩萨在“缘之考察”一品里也说过,他说:
“有谓缘彼等生果,彼等方可称为缘,当果尚未生起时,彼能岂不是非缘?实体或有或为无,彼之缘皆不合理。无则缘为谁所有?有则缘又有何用?”
如果说氢、氧原子是水的因,由于因和果是一对相待的事物。若果还没有水,那么氢和氧是谁的因呢?如果已经有水了,那它都存在了,怎么还需要有因呢?这样一说,微观和宏观世界实在无法建立起不矛盾的因果关系。可是从我们的世界来看,如果一切事物可以没有原因,而常时现起,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我们看似合理的世界是多么的诡异。你说它是由于某些原因而构成、显现的。可是当我们去考察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却发现,一个概念实在无法成为另一个概念存在的原因。这就是龙树菩萨接下来说的:
“说果与因是同样,此说即是不容有。说果与因不同样,此说亦是不容有。”
种子不可能是果实,种子也不可能变成果实。那果实怎么来的?
到此,龙树菩萨就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似有因果、实却无有的破碎的世界。其实中论颂的第一品就可以把物质世界破干净了。这一品从五蕴的角度又破了一遍。
没有客观物质世界,客观世界就是一堆概念,而这些概念定义却存在着自相矛盾。概念和概念之间也无法建立因果关系。可是我们却觉得有因果,觉得事物有变化。这就是我们最大的错觉所在。
色蕴的考察
在破完色蕴之后,龙树菩萨又说:
“受和心识及想蕴,以及行蕴诸一切,所有形式之事物,考察步骤与色同。”
意思就是受、想、行、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和物质世界一样,根本就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样,那么鲜活、那么真实。而龙树菩萨在文中就没有再逐一考察,只是说“考察步骤与色同。”这就留待我们自己再去深入思考,打破精神世界的坚固性了。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