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的缘分
与茶的缘分是从小就有的。作为土生土长的福鼎人,对茶并不陌生,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茶。
如果说要追寻最早的记忆,应该是在三岁左右,妈妈带着我去帮别人的茶园采茶赚点工钱。她那个时候就一边采茶,一边把我背在背上,可以想象她当时的艰辛,后来我再能走路了,我就学会在茶缝中爬来爬去,追赶小动物,累了就躺在茶的缝隙中睡觉,经常让妈妈找不到。
有一次,我还调皮的偷偷一个人跑到水库去玩,害得妈妈吓得魂都快丢了,长大以后说起这些,她都觉得有一些害怕。
长大以后,周末放假我也会帮家里采茶或者在家里拨茶针(就是把叶子和茶梗分离),我讨厌做这个,有时候经常要做到天黑,那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们全家在一起都要帮着拨茶针。这件事几乎占据了我整个青春的时光。
我拨茶针拨的很干净,又摆放很整齐,很多大人都经常夸我,我也时常去帮别人拨茶针,赚点零花钱,记得有一年爸爸生日,我自己偷偷去帮别人家拨了一天茶针,赚了点钱给爸爸买酒吃,那时候别提有多骄傲了。
我的整个青春都沉浸在茶香中,但是我却未曾了解过它?它是什么茶?最后被做成什么样?又去了哪里?我从来不知道。直到去年,因为一些姻缘,去学习了初级茶艺师,开始了解了一些茶的知识,才明白,原来白茶中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也开始了解其中的一些区别。终于我从一个茶艺空白变成了一个茶艺小白了。
开始学茶以后,我就自己在家买了一套茶具,没事的时候就会在家里泡泡茶,看看书,我喜欢安静,虽然表面看上去我是一个很活泼的人。
虽然我还不是很懂茶,但是我知道,每一次泡茶都能让我的心安静下来,我很享受每一次茶汤碰撞杯壁发出的声音,像一汪山泉。由此我那颗浮躁的心得以平静。
最近报了一个茶艺师导师班,老师讲到更多的知识和细节,中国的茶文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茶艺师,茶艺师的仪态等等。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我们的外在环境是内在的一种写照,当我在行礼时,微笑时,我的心无法安静,我甚至不能发自内心的微笑,我缺乏感受力,有的更多是一种附和,为了完成一种任务而已。
我看到老师发来的练习视频,是视频中就明显看出了一种违和和尴尬,学茶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举手投足,一举一动反映出自己的内在是否和这个环境相融,是否可以静下心来。
静下来去接纳这个环境,接纳这段时间焦躁不安的自己,接纳这个当下。我知道这对我来说很难,但我接受这样的练习。
把学茶当做一种修行,修心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