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0017.你舍得为"投资自己"花多少?

2020-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小杰007

现在知识付费已经很普遍,而且现在的网络发达,基本上已经连接了所有人,然后出现了各种课程供大家选择。先不说这些课程是不是有用,质量如何,反正都会有人报名,只要你的宣传能够满足大家对于自身效果的预期或者想象,并且弱化习得技能的其他因素。

例如很多人想要学英语,那你搞一个每天5分钟英语训练营,带着一群人每天学学基本的语法,念几句英语句子就会很有市场,因为很多人希望能够靠掏钱来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弱化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作用,就会吸引很多人前来报名掏钱。

这其实是一种消费心态,只不过披上了投资自己的华丽外衣。什么是消费心态?就是想要通过掏钱来享受服务,当大爷,我给你钱,你就要兑现承诺。所以,很多培训班和网课,就会利用很多人的这种心态,通过“21天让你XXX”等标语招揽生意。其实打破这种幻觉很容易,就拿学英语来举例。就算我们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那些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了10几年的英语,而且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最终毕业拿到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英语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果想同声传译,还要经过多年的训练。你想通过花几百块钱上个课就达到听说读写样样精通,那大学还搞个英语专业干啥呢?谁还会去选这个专业?高考也不用考英语了,直接拿着网课支付凭证上大学就可以了。

其实真相就是很多人受不了每天拿出大量的时间练习的痛苦,想通过花钱来安慰自己,一显示支付成功,就想象着自己已经走在了成长的康庄大道上,甚至连自己学完课程后找什么工作、开什么公司都规划好了。其实花钱是门槛最低的第一步,顶多算是已经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成长,离入门还远着呢。

花钱只是投资自己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就是通过持续投入自己的钱、时间、精力、脑力等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换来一个别人无法短期内获得的竞争优势,然后你才能拿你的竞争优势到市场上来交换。如果只是通过钱就能获得,那就太简单了,比你有钱的人多的是,那你永远都不可逆袭。

投资自己首先它是一项投资,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所以一开始我们是不可能看到未来确定的结果的,有可能结果是好的,但是也有搞砸的可能性。

我们能做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提前付出持续的行动,投入所有能利用的资源。也就是掌控自己能够掌控的资源,其他的交给时间。这就是投资自己应有的态度,主动去做,而不是被动接收别人的服务。

第二个层面是主动参与自己的成长,我们报课程、买书、报社群并不是只是听、读、看群消息,而是要主动参与进去,看了书就要想着怎么运用到自己成长上或者工作上,而不是炫耀自己花了多少钱,看了多少本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