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路过你的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6241449/c0c92e0d890bc05e.jpg)
小时候,跟爸爸妈妈说这说那,似乎他们总是见过似的。长大了,当妈了,才知道,那是因为“似曾路过你的路”。有一些朋友,会一起聊一些育儿的伤心事,我很理解。那是因为,我也在这条路上挣扎着。还有,那些感人的故事……
妈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长到记事了,留着一些印象深刻的画面。一次,六一儿童节,妈妈给我买了新裙子。我穿在身上,开开心心的去和小伙伴们玩去了。玩着玩着,裙子被钩破了个大洞。
于是,坐在一旁大哭起来。那时候,大家伙都难得有件好看的衣服。还没穿一天就破了,那个伤心自责加后悔哟。
我一边哭一边往家里走去,妈妈见了以为是哪个小伙伴欺负我了。哥哥见了握紧拳头问是谁欺负我了,一副要干架的姿势!我哭得厉害,说不出话来。哥哥和妈妈干着急,只好等我平静一下。
过了一会,我擦了擦眼泪,指指自己的裙子跟妈妈和哥哥说:“裙子被我钩破了!”然后又继续哭了起来。
妈妈和哥哥这才松了口气。妈妈把我抱在腿上说:“这么漂亮的裙子破了,一定是很伤心的。是不是还很后悔?心里还会想,要是刚才没出去玩就好了。早知道就呆家里了。我真是没用,别人都不会像我这么不小心的。”
我好奇的望着妈妈:“妈妈!您怎么知道的?”由于惊奇,我忘记了哭泣。
妈妈笑盈盈的说:“因为似曾路过你的路呀!妈妈还知道怎么办呢!”
妈妈说完,叫我把裙子换下来。她把我的破裙子拿去在钩破的地方做了一朵花,这么一来,裙子反而更漂亮了。
女儿的想法我知道
前些日子的一个晚上,女儿从新华书店哭着会来。她告诉我,自己存的50块钱丢了。本来是用这50块钱请好朋友一起到肯德基吃薯条的,结果朋友还挖苦她。她伤心的一路哭到家里。
我抱着她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难过。难过才对嘛!你更在意的不是50块钱丢了,而是朋友不理解你。你觉得自己失去了这份友谊,对吗?”
女儿这才台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接着哭的更凶了。女儿个性太明显,也特别强,朋友交的不多,但很用心。这回她是真的伤到了。
我接着说:“就这样失去一个好朋友你很难过,但心里又想,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你心里很难过,也很矛盾。和好吧,又觉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因为你觉得朋友应该相互信任。不和好吧,又不断的想请以前的美好时光。是不是?”
女儿点点头,说:“妈妈,你怎么知道的。”
我学着当年妈妈的口吻笑着跟她说:“因为似曾路过你的路呀!"
女儿又问我:“那你知道我朋友是怎么想的吗?”
我说:“她在想,你不请我我又不说你。你干嘛骗我呀!钱丢了!哼!谁信呀!亏我还把你当成好朋友,你却这么不诚心。然后,她也很难过。”
女儿说:“那我们是不是太傻了?我要赶紧过去解释清楚。”
女儿正要走,我拉住她,往她手里塞了50元钱。她高高兴兴的接了去,我吩咐她保管好了,然后她便匆匆地夺门而出了。
不一会儿,女儿用电话手表打来电话,说:“妈妈,我们和好了。您拯救了我们的友谊。”
忐忑
当妈后最怕的事情是,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说我那厉害的女儿又把谁弄疼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两个女儿带的都特别的不省心。有时候,我会天真的后悔起自己怎么当年没出家,而是嫁人了。
看看自己,结婚前蛮时髦的一个女孩子,婚后一片狼藉。幸蒙老公不弃,要挑毛病的话几个箩筐也是装不下的。事业,走走停停,几乎颓废;身体,胖大婶一个;育儿,由于看了些育儿书籍,说的头头是道,做的一塌糊涂;孝道,自顾不暇的我都不敢提了。心里面的那个忐忑哟,真是不好受。
在女儿上小学后,我就开始越来越焦虑。总是害怕她落后,也特别严厉,以至于弄的亲子关系特别紧张。又特别的无奈。其实,孔子的话真是特别有理,适度的为儿女操心是人之常情,而过了则是私欲泛滥。我当时就属于后者。
担心自己教不好孩子被人笑话,怕这怕那,心里面似乎有个声音叫做:“不够好,不配活!”总是被自己指责的难以入睡,越是自责越是脾气差。越是脾气差,亲子关系越是恶劣。还死不承认自己的脆弱。
后来,跟着朋友们一起学习心理学,慢慢地理解了自己的那些矛盾心理。随着学习一点一点的深入才慢慢理解了那些纠结的背后原因。
因此,很多朋友跟我聊孩子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有时候对方不开口,我也是真的可以理解。因为,这种忐忑我也有。
这个星期,老师已经三次打电话告知女儿有作业未完成了。心里的那个恼火呀!真觉得都是自己对她太好了,甚至恼怒时会想把她送去少林寺习武吃吃苦头。气过了又想,毕竟是个孩子嘛!这娃是我生我养的,都是我的责任。也不敢过于自责,怕自己到时候因自责过度而安全感缺失,最后情绪爆炸。
只好嘴里默念:“此时正是修炼时。”(读书的好处是,此时有句口诀可念。)心里嘀咕着,哎呀!这个孩子,我才安担多少天呀!前一段子还以为终于过上好日子,可以高枕无忧了……
生完气,还是一堆破事要自己解决。等孩子回来好好跟她说,以理化情。可是,这回不管用。第二天,老师又来电了。唉……!我也想好好地陪着她做作业呀!可是,小女儿又太闹。自己这几年也是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混乱的时候常常觉得生活就像一团乱麻。
相信,总有一些朋友对于这些感受也有过。理想很美丽,而真实的生活总是免不了有些嘈杂。
但是,我们也不必悲哀。尼采说:“那些没能将你打垮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我发现这个是至理真言,在生活的磨砺下。我的内心虽然还是避免不了一些退宿的时候,但是,它此时也正在越来越强大。
我怀揣着自己的经历,来到一位历经曲折而后过上大自在的生活的老师处求教,老师不用我多说全部明白。我说:“您似曾在我的路上路过?”
老师微笑作答,我不再那么忐忑。抬头看了一眼细雨蒙蒙的天空,低头看见被润泽着的花草树木。
有人说:“所谓的善与恶就像树木长在地上的树干与枝叶,和长在地下的根与根须。要想树冠更加旺盛,那么根须就得扎得越深。”这话教会了我去全然的接纳自己。忐忑的心安静了许多。
故事里的那些故事
从小,我就喜欢看故事书。故事里的事,有些就和我们的身边事相似。但是故事里的人,她们和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和我们的又是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故事里的人难过我们也会跟着难过,高兴我们也会跟着高兴。故事看多了,似乎经历也更多了。与其说再看一本书,不如说跟着作者一起去领悟了一趟别人的人生。
有一首歌,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故事里的事》,歌唱道: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里的事
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为什么这首歌总是这么入心呢?
在生活中,只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别人的那些感受或许你也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