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之路helloworld被隐藏了的过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OSI和TCP/IP

2016-06-16  本文已影响424人  b64c74899092

OSI模型和TCP/IP模型

OSI

OSI模型的分层思想

OSI模型的层次结构

由低到高一共有7层:

物理层

面向比特流的传输,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介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环境,主要任务如下: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有结构的数据,称为帧。

数据帧中的地址称为物理地址,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如下:

网络层

网络层可以在不直接连接的主机之间传输数据报。网络层使用IP地址进行寻址,向上层提供一致的通信服务,并屏蔽不同数据链路层的差异。网络层的主要任务如下:

传输层

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层之上,向会话层提供更强大更灵活的通信服务。传输层的主要任务如下:

会话层

提供了对某些应用的增强会话服务,例如远程登录的会话管理。会话层的主要任务如下:

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两个通信系统之间所交换信息的表达方式,使得两台数据表示结构完全不同的设备能够自由的进行通信。表示层的目标是消除网络内部的语法语义差异。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

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应用层不为OSI其它层提供服务,直接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包括建立连接、同步控制、错误纠正和重传等。为了使各种应用程序都能有效的应用OSI网络环境,应用层的各种协议都必须提供方便的接口和运行程序,并形成一定的规范,确保任何遵循规则的使用者都能互相通信。

OSI模型的数据封装

OSI模型从应用层到网络层,每次封装都是在原数据上加一个头部,头部含有控制信息;在数据链路层,除了要附加一个头部之外,还要附加一个尾部,头部含有同步和控制信息,尾部含有同步和验证信息;在物理层,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不需要封装。

TCP/IP模型

TCP/IP分为四层,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主机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决定其工作的最高层次,主机需要达到应用层,路由器需要达到网络层,交换机只需要达到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

模型没有详细描述,只是指出网络接口层可以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便传输IP数据报。

网际层

网际层是TCP/IP模型的核心,负责IP数据报的产生以及数据报在逻辑网络上的转发。网际层提供了数据报的封装、分片、重组,以及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机制。但是,网际层只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通信服务。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既可以提供无连接的服务,也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传输层以端口的形式实现通信复用。

应用层

应用层是模型中协议数量最多最复杂的层次,面向不同主题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通信业务。

OSI模型和TCP/IP模型比较

TCP/IP模型的应用层相当于OSI模型的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传输层是一样的;网际层相当于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相当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于OSI模型,TCP/IP显得简单、高效,容易实现。

在OSI模型中定义了三个基本概念---服务、接口、协议,使得OSI的结构非常清晰,非常符合分层思想。而TCP/IP中没有清晰的概念,协议之间耦合性较强,某些协议按照调用关系应该归入某个层次,但是按照功能和作用应该归入另一个层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OSI模型的层次划分非常严格,使得模型很复杂,比较难以实现,降低了效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