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孩子,接纳孩子,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晚上吃过饭,叫上孩子一块儿出去走走,女儿同意了,儿子不去。我就跟儿子说:“你得动动,爱动的孩子更阳光。”
儿子本来在凳子上坐着的,他开始蹲到凳子上,耸了几下身体,说:“我运动过了,你们去吧。”我们都笑了。本来很简单的一个举动,在我看来只是非常的珍贵。
有一段时间我和儿子之间是水火不相容,儿子见谁就不说话,啥都提不起兴趣,看谁就是冷冷的,你从他的眼中能看到胆怯,但是态度很明显,和你对着干。
无论你问他什么,他的回答总是无所谓。那一段时间我就感觉很无奈,吵架不可怕,比吵架更可怕的是这种冷漠,这种无所谓。
儿子的奶奶也说了好多次,说孩子到家一声不吭,就低头玩手机,多希望看到原来喋喋不休,调皮可爱的孩子。我也是着急。
孩子上高中以后,我非常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他在厕所吸烟,被学校抓住,要听课,当我听到这个消息,说意外吧,也不算意外,初中我看着,孩子的性格被压抑着,到高中了,一下放飞也是自然。
我能想通,但是我的内心还是让我无法接纳这个事情。我觉得我是一个老师,孩子犯这样的错误,别人会怎么看我?怎么看我的孩子?我一直是中规中矩的人。一下出现这个事情难以接受。
我跟我家老公说这个事情谁都不要说,就让他在家里面呆着。但是我一到学校心里面就在想这个事情真的放不下。我学习家学里面的接纳孩子,我此刻真的做不到接纳。
此时我是矛盾的,焦虑的。
我终于搞清楚终于想通两个逻辑,第一父母是爱孩子的,无论他是好坏,这个是不变的,第二看到孩子的优点。好了,人家考个高中也打败了一半的人呀,所以想想,还是有优点的,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最差的结果走个大专好了。
这样的标准以放低心态的好了很多,开始用心去对待孩子,不对孩子提要求。慢慢的孩子的敌对情绪少了很多。
这中间我们借鉴两个特别好用的观点:
1:分清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2: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处理问题的高手。
在家我就是一个妈妈,他所做的事情已经受到了惩罚,如果在家里不让他得到爱和归属感,他不是更痛苦了吗?
面临事情的时候?家长可以帮他分析,但是一定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有试错的机会,错误也是一种财富。
我开始肯定他做的好的地方,虽然有时候吸烟,但是我们不忘记学习,还能把学习抓住这一点,真的是挺好的。
孩子在听到这的时候,心情也好了很多,然后就说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吸烟呢?他跟我说有时候题做不出来,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想去解解闷,不是喜欢那个味道,而是喜欢那个感觉。
那我接下来就说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孩子在思考,我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方法。
后来就很顺其自然,孩子的坏毛病越来越少,学习状态越来越好,从1000多名到200多名,我心里很高兴。不仅仅是成绩提高,更重要是态度的改变。
在家里面和我们也是谈笑风生,最重要的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深深感受到,让孩子有了自信他就有能力去面对外面的各种不良诱惑,有能力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