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需要摒除杂念?
2018-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醉卧十里风
突然提出了这个观点,是因为恰巧自己最近难以沉下心来读书,琢磨再三,有所心得,也许对和我有相似状况的朋友会有所帮助,便与大家分享一下。
近期自己选择了很多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书籍,从理念概论、方法技巧再到案例分析,每一本书都可以为我的工作带来助益。然而始料未及的是,我没法沉下心来阅读他们。
我算是一个有读书习惯的人,每周读一本书,就像老友定期的来访一样,习以为常。可现在的我却找不到他了。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书也会选择读者?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周,直至偶然间看到了讲述工匠精神的纪录片,恍然有所得——专注因为纯粹。
最近自己看书的心态是,只想靠书中的知识和经验为自己解决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可这么走马观花地看了几遍,脑子里反而一点印象都没有,和以往自己看一遍就能不断回忆出书中一些细节的状态简直云泥之别。这样的目的性和功利心,怎么能体会到书中内容?从最早学生时代起,自己看书纯粹是渴求知识,这样的求知心,才可以心无旁骛的去理解,去感悟,所以更深刻,更透彻。随着步入社会,自己心里却总是想着某个知识或技能可以为我带来怎样的收益,这样哪能静得下心来,不弄的一团乱麻就是大幸了。没了读书的初衷,哪得的了始终。
加之在现今互联网碎片化学习的浪潮里,大家会更专注哪些知识是可以拿来就用,最好还能行之有效。可在得出知识前的不断思考与体会的过程反而被忽视了。结果导向,也许是工作中的铁律,可读书求学只图一个结果,未免会错失很多。
也许,摒除这些杂念后,才是真正读书学习的开始,不急不躁,只求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