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有感
今天听了一节语文课,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悲哀,为上课的老师,也为同为语文老师同在一个学校的我自己,更为我们的语文学科。
我们的语文课活生生被逼成了数学课,老师把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是在不断地做题。
整节课竟然没有听到学生的读书声,太遗憾了。连语文课都听不到朗朗书声了,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授课老师带着扩音器,声音特别洪亮,甚至有点刺耳,语速又那么快,完全没有语文老师的温文尔雅,更没有书卷气。
授课老师整节课都在赶时间,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催促学生“抓紧时间完成。”
即便如此,这节课的流程还是没有如老师所愿顺利结束。因为她在处理生字词上花费了十五分钟左右。而且老师好多次在重复学生的话,无形中浪费了时间。
比如让学生对改基础知识的两个习题,完了老师又拿了一本学生作业在展台上显示,并注意批改。我觉得这是重复的,可以重点讲学生出错做多的字词就可以了,或者在全班学生对改的时候,请一切同学演板,等一下老师批改了直接就把正确答案呈现给学生了呀。
字词部分只是个别人不会,个别字词需要强调,没有必要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正因为前面时间没有利用好,导致后半节课的任务无法完成,重难点没有讲解。
最让我理解不了的是,下课以后老师竟然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责怪一个同学:“今天没有讲完,都怪某某某没有预习好耽搁时间了。”
我就不明白了,是那个某某某掌控课堂,还是教师?一个学生就可以决定一节课的快慢?再者说了,那个学生无非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耽搁了一两分而已,不足以影响大局的。根本原因是老师自己没有搞明白课堂的重难点,所以才会在各个部分均匀用力。教师语言也不够精炼,经常把学生说过的话再说一遍。说到底还是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不够。
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师变得如此不可爱?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如此无味?
其实我们的老师是无辜的,也是无奈的。我们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模式过关课,只有赶时间,不敢有喘息的机会。不明白现在的领导为什么非要在上课模式上纠缠,我看那些大家上课从来不说自己的课是什么模式,不照样成为经典吗?领导为什么非要用同一种模式在约束所有人?这不是在制造流水线上的产品吗?
老师是有思想,有个人风格的人呀,为什么要把老师限制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内?这样按照上级要求上出来的课,究竟意义何在?
我只觉得这样的语文课丝毫无法让人感觉到语文味儿,体会不到语文的美,好可悲。
每个老师有自己的风格,上出不一样的课,多元化一些,不好吗?为何非要把老师培养成程式化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