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6:大心脏从何而来?
1
个体的许多人生重大决策,蕴含的一个前提是自我以为预测准确自己未来的感觉。
比如与另外一个人结婚会导致终生满足吗?进入这个职业生涯,是自己满意的工作吗?即将开始的度假,会不会幸福?离婚分开,放弃工作,转岗,取消度假,这些重大决策会导致自己产生那些情绪感觉?
有的时候,人们可以准确感知自己的未来感觉、情绪。比如,如果考试失败会很沮丧,赢了重大比赛会很高兴,半小时的散步或者运动,会舒缓我们的紧张情绪。
2
有的时候,人们预测自己的感觉情绪往往出错。
心理学情感预测(Affective forecasting)研究,揭示人们在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intensity)和时间长度(duration)上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人们往往会在糟糕的婚恋分手、接受礼物、丢掉选举、赢得比赛、被社交羞辱等情况下,出现预估未来情绪失误。
比如,饥饿者往往会出现冲动购物,而饭后饱腹情况下则会减少冲动。
对事物的感官主观评价,往往为了提高准确性,需要在饭后2-3小时进行,力求客观。在饥饿状态下,打分过高。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预估自己的悲伤会更大。在经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飓风袭击(Hurricane Katrina 2005),人们对于据说50个人死亡,和1000人死亡的悲伤程度是一样的。
人们往往会高估一件重大事情,高兴的或者悲伤的事件,对自己未来幸福感觉的影响程度。也就是在你看来当下极为严重的事情,过不去的坎,实则对你的未来幸福感觉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知道了这点,当下再难过的坎,远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3
人们的直觉理论往往是直线的,人们想要,得到它,然后满足幸福。
人们想象到海滨沙滩去度假享受阳光海浴,阳光、冲浪、沙滩漫步,往往度假路上一些小插曲,比如航班延误会打扰心情。
心理学上有个影响偏好(impact bias),说的是人们往往会过高估计一个情境事件对人们情绪引起的效果长度。事实是,人们的情绪,坏情绪或好情绪,都会以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得多的速度蒸发殆尽。
4
好事传不远,坏事传千里。
人们似乎偏好传播一些坏的事、负面事件,带来媒体更热衷于挖掘一些负面新闻来博取眼球。
因为前面提到的心理学研究揭示,情感预测往往在事件影响未来情感的烈度和时间长度上严重误判不准,但情感预测,往往是坏事的感觉预测,会影响到当下的决策,让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采取更为保守的决策方案。
通过不自觉的倾向于负面情绪的偏好,人们往往会减损折扣当下事件或者未来事件的对自己幸福感觉的重要性,过分高估怀事件的影响强度和时间长度。(Dnaniel Kahneman 1998)
5
人的心理免疫系统,(Psychological immune system)是指自己对事件合理化解释(rationalizing)、不予考虑(discounting)、宽恕(fogiving)和对情绪创伤有限化处理的策略。
拥有强大人体心理免疫系统弹性的人,也可称之为大心脏。
现实中,人们往往具有心理免疫忽视(immune neglect),人们往往低估自己心理免疫系统弹性能力,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强度和恢复速度。大多数人,往往有能力,也可以迅速从遭遇的坏事件中依靠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自我弹性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人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不堪一击。
6
如何锻造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弹性?对抗心理免疫忽视现象?
要理解心理免疫系统工作的大致机理:坏事件发生,心理遭受影响和打击,心理结疤,结疤之后的地方实际上拥有了免疫能力更强壮、更有弹性,然后心理免疫弹性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一些孩子经受不住考试失败这样对人生来说都算不上屁大点的事,就要死要活的?是因为我们把孩子圈养在温室里,没有到野地里、自然里生活,没有遭受失败经历,没有学会接受失败,没有训练心理免疫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成长首当其冲的是要他们从小接受失败经历,提升心理免疫系统能力和心理弹性。
如此,才可以慢慢培养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