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夫妻亲热之前,先干了这碗避孕药

2019-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仙人抚狗哥

今年2月份,南宁某小区发生了一起悲剧。

一个妈妈从高层扔下4岁儿子后,又跳楼自杀,最终导致两人当场死亡。

没过多久,福建一个母亲留下遗书带着两个孩子失联,警方地毯式搜索还是没能挽回这场悲剧,最终在一个池塘里发现了母子三人的尸体。

512的母亲节,“母亲辛苦了”的标语刷遍全网,

但我们在歌颂母爱的同时,却无法回避那些因为母亲角色最终走向极端的女人。

今天小婧给大家推荐一部日剧,为你揭示“虎毒食子”背后的故事——

《坡道途中的家》

坂の途中の家

0 1

她杀了孩子

一个女婴死了,刚出生八个月。

凶手,是她的亲生母亲。

杀害过程不仅不痛快,还极致的虐。

孩子妈先是不断强烈拍打自己的女儿。

后来,直接把她丢进了满是热水的浴缸。

在襁褓里裹着的女婴从孩子妈的手里坠落。

浸入了水里,活活淹死。

孩子爸爸呢?

来了,但是已经晚了。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把自己的老婆告上了法庭。

事件恶劣,案件还没审理,社会上就流出了很多版本的恶性留言。

有人说,孩子妈爱慕虚荣,孩子不能满足她的期望。

有人说,孩子妈神经兮兮,老觉得别人家孩子更好。

还有人说,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当母亲。

法庭上,孩子妈坐在被告席,眼神涣散发型凌乱。

面对法官和律师的提问,她低了头。

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相反,孩子爸却有很多话。

他先表态,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老婆会如此狠心。

这女儿得之不易,是他们花了很多钱做了不孕治疗才生下来的。

然后他说,自己知道老婆很累,因此特地问了周边的朋友如何缓解,朋友说,生孩子前几个月累是正常的。

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还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妈妈去帮衬老婆看孩子。

听完这番话,法官露出了同情的表情,就连我,隔着屏幕都觉得这男的真可怜。

但,这就事情的真相吗?

辩护律师说,孩子妈是因为恐慌,精神衰弱无意识,松开了孩子。

因为自打有了孩子以后,孩子妈就被困在了家里。

她有严重的产后抑郁。

可尽管如此,她还是要日夜带娃,包揽家里所有家务。

他们家门前有一个坡道,每次只要听见孩子的哭声,邻居就知道是她来了。

没人帮她,孩子爸提供的所谓的关心,都是虚的。

他口中的那个提供帮助的朋友,是自己大学时的女朋友。

一周里有五天,为了自己能好好休息,孩子爸都会住在家外面的宾馆里。

剩下的两天,他还要指责孩子妈是个不合格的母亲。

孩子妈刚生完,就陷入了「丧偶式教育」的黑洞。

更过分的是,每次婆婆来家里,都是来找别扭的。

不仅不会放下身子带娃洗尿布做点实事,反倒还要说很多话恶心孩子妈。

最后,孩子妈的律师问出了核心问题:

当初为啥要做不孕治疗生孩子?

孩子爸心虚地说:

因为自己的妈妈一直催。

看到这里,我好像有点懂了。

生孩子,不是孩子妈自己的意愿。

但她还是尽心尽力付出自己的所有去照顾孩子,可最后得来的结果让她绝望,陷入了恐慌。

0 2

故事从这里已经出现端倪,里沙子是陪审团的一员,在剧集开始的一段里,暗示里沙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爱她的丈夫,可爱的孩子。她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母亲会如此狠心,看不透的是既然选择了生育,就应该将孩子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去照顾。

随着案件慢慢被铺开,里沙子渐渐觉得,这个案件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粗暴。

她在这起案件中,甚至可以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参与听审是一场意外,这场意外打乱了里沙子作为全职主妇的生活节奏,连带的,也让她看见了埋葬在平和现状下的“隐患”。

听审日里,她来不及给丈夫提前准备新鲜饭菜,便只能买些熟食。

丈夫表面上表示理解,实际上却并未做出任何退步,甚至还私下打电话给母亲,表示自己吃腻了熟食,让她做好饭菜假装送给里沙子。

此外,由于时间被占用,听审前里沙子要先将女儿送到公婆家,结束后再接回家。

公公婆婆却经常对小孙女溺爱过度,送玩具,做大餐,纵容她的许多坏习惯……这让里沙子感到难以招架。

忙完一天的事,到公婆家接回女儿,又赶去超市买好饭菜,里沙子终于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这时,任性的女儿却闹了脾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妈妈不抱怎么都不肯走。

提着几袋东西、满身疲惫的里沙子无法招架,也不想继续溺爱女儿。

于是她假装先走,藏在不远的拐角处等着女儿追上来。

就在这一刻,丈夫回来了。

他看见独自坐在路中间的女儿,心下大惊。

即使妻子慌忙赶来解释缘由,他依旧咬定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

回到家后,他立刻摆出大道理谴责里沙子的“罪行”,甚至上升到了”虐待儿童“的高度。

在里沙子表示疲劳不想为此争吵时,丈夫的态度却是:

你就只能当个主妇,陪审员辞了吧。

别勉强。

里沙子这才惊觉,丈夫总挂在嘴边的”别勉强“原来是这个意思。

根本不是什么温柔体贴的表现,而是上位者对下位者下意识的贬低。

因为在自己的丈夫心中,她除了家庭主妇这样”简单“的工作,什么都胜任不了。

这天深夜,里沙子偷听到了丈夫与婆婆的电话。

面对自己”神经质“的妻子,丈夫竟做出了与法庭上那个男人一致的决定:

——请婆婆来家里帮忙。

渐渐的,两位男性的身影开始重叠。

里沙子仿佛也透过自己,看见了被告人的内心。

不过是几次听审,就将这个传统家庭的内忧暴露无遗。

丈夫看似体贴,实则对妻子的能力充满蔑视。

在妻子提到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想出门工作时,他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没放在心上。

在他心里,妻子根本无法承担出门工作、赚钱养家这样的”重大责任“,甚至连一个小小的陪审员候补,都是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自己的妻子能做好的事,除了伺候自己、伺候孩子之外,无他。

在东亚社会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男性无需参与育儿“似乎是被默认的规定,并且在每个男外女内的传统家庭中代代相传。

剧中,对于里沙子公公婆婆家的描写,细致表露了这类性别固化思维的传承。

比如说,无论是公公还是丈夫,都喜欢打断妻子的话,喊她帮自己拿啤酒。

另外,两人在家时都一动不动,所有事情都交给妻子去做,脑子里完全没有帮忙做家务、育儿的意识。

他们不喜欢听妻子关于生活的抱怨。

但如果妻子做了不顺自己意思的事,张口就抱怨。

在他们眼里,这个家的一切都该围绕着男人打转。

只要结了婚、生了孩子,女性仿佛就不再属于自己,她们不再是一个独立个体,而是家庭的附属零件。

除去家庭、育儿之外,女性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

相对的,男性却完全不用参与到育儿当中。

只要愿意在外赚钱,他们就是全社会都认可的,为妻子、为家庭着想的”好丈夫“、”好爸爸“。

更可怕的是,在社会文化的侵蚀下,连女性自己都会下意识地认为:

只要男性愿意屈尊对家庭表现出一点点的谅解,他就是一个宽容、大度、体贴的”好男人“。

他什么都不用付出,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

因为别人都熬过来了,所以我也应该这样熬着。

站在婆婆的立场上,则是:

我都熬过来了,你凭什么熬不过去。

社会对于”母亲“形象的过度神化,导致女性在如此孤立无援的环境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明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无障碍地成为完美母亲,却不能有错漏,不能有抱怨,必须从女孩一跃变为母亲。

”男人不参与育儿“仿佛理所应当

一朝间,生活状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生理激素不受控制,精神又处在如此压抑的情况下——

产后抑郁,自然就会产生。

对此,《坡道上的家》难得站在了“人”的角度看待母亲,看待育儿。

而不是一味宣扬母爱伟大,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母亲也是人。

小婧每日看电影后台回复

坡道上的家,免费获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