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怎样写好作文开头
常有朋友叨叨孩子最愁写作文,尤其是写作文开头。每次作文冥思苦想半天,憋出的开头常常言不及义惨不忍睹。要么就是离题太远,废话太多,绕了很多圈子,才绕到正题上来;要么就是词藻堆砌华而不实,写了半天没一句贴近正题;要么就是故弄玄虚想要吸引读者,却不知所云适得其反;要么就是啰哩啰嗦故意绕弯,不就题写题就事叙事直击中心,而是边鼓敲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敲不到鼓心;要么就是人云亦云,仿写套作,读来索然无味。
作文开头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的脸面,是一篇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篇文章的基调,确实很重要。写好开头对于学生作文来说,当然更重要了。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开头,托尔斯泰先后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确定了下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托尔斯泰也曾经用了十几种不同的写法,经过反复阅读比较,最后才确定为读者看到的开头。古人也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因为开头处于文章的醒目处,又给全文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
一、环境烘托法
环境描写有助于创设气氛,有助于烘托中心,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是常用的开头方法。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己》鲁迅
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将人物(孔乙己)置身于特定的背景(晚清鲁镇的社会阶层现状)之下,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故乡》鲁迅
眼前所见的萧瑟、所感的严寒,均从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境,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
“太阳明晃晃地悬在天空中央,耀眼的光芒刺得行人眯起眼到处追赶树荫。柏油路嗞嗞冒着热气,把来来往往的车轮都呼成了椭圆。杂草丛生的土坎上,几朵不知名的野花耷拉着脑袋,被烈日烤得呲牙咧嘴。夏天,就这么突然地闯进了小镇平淡的生活。”——《紫英的夏天》(侯会芳)
二、开篇点题法
有些学生写作文容易跑题,克服作文跑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开门见山直接切题,这样既不容易离题,还能使作文更紧凑些。这种方法直截了当,可以开头直接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其好处是不兜圈子,不枝不蔓,入题快捷,干脆利落,避免了不知所云,离题万里的弊端。写回忆性的作文或倒叙结构的作文时,这样做更能凸显文章主题。
怎样开篇点题呢?
1.点题的句子一般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有些学生在点了题后,又扯到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这样不但未达到点题的目的,而且还容易成为废话。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饯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我的老师》魏巍
“借着送教的机会,我又回到了凤师。脚步是急切的,一路催逼。远远的,就看到了凤翔师范四个大字。我几乎小跑着闯进了大门。看门的师傅一番询问,知是再回母校,一脸温暖。”——《忆旧游之凤师行》(侯会芳)
“时光流转,转眼间毕业在即,我却忘不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忘不了我们那次不很成熟却很成功的‘合作’。”——《合作》(摘自《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2.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所谓映衬句,就是为了突出一个事物,故意借用另一个事物予以映衬的句子。相当于古典诗歌中“兴”的手法。
“澄澈的天空,静静地拥着圆月。几朵柔软又有些透明的云,悄悄依在月的身旁呢喃耳语。风牵着思绪,在暖暖的夜色里悠悠飘荡。眼前,似乎出现一棵并不高大的金桂树,扑鼻的香让人晕晕乎乎。”——《疏影暗香》(侯会芳)
“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树上,仿佛磨去了老树干上的创痕和岁月留下的沧桑。面对此情景,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思念》
3.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词来点题。这样就能使作文主体内容紧扣题目。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散步》莫怀戚
“人生中,我们会遇见一个又一个人,一件又一件事,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一定是最温暖、最美好的瞬间。”——《遇见》(杨茗阳)
“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成长的脚印》(摘自《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三、巧用修辞法
运用修辞是使开头生动形象的最好方法。最常用的是排比、比喻和引用。
1. 运用排比开头,增强文章的气势。
“掌声是一种鲜活的语言,它表达了无穷无尽的意义。为自己鼓掌,那是一种自信;为失败而鼓掌,那是一种鼓励;为英雄鼓掌,那是一种钦佩;为祖国的强大而鼓掌,那是一种喜悦……”——《掌声》(摘自《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座灯塔,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爱心带给他人》(摘自《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2.运用比喻开头,使文章生动形象。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使文采飞扬,情味盎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用的比喻要与全文的中心暗合,与全文的情调一致。
“时间像长了脚的妖怪,跑得飞快。转眼间,三次柳燕纷飞,三度落花成泥,难忘的初中生活已渐行渐远,只留给我们满当当的回忆。”——《遇见》(张梦园)
“她像幽谷里的一朵百合,洁白无瑕,发散出淡淡的幽香,却孤独寂寞;她像勇敢的海燕,在自由的天空翱翔,在汹涌的浪尖起舞;她像清照那样多愁善感,见凋花伤春,见落叶悲秋。她就是中国奇女子三毛。她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摘自优秀作文网)
运用比喻的修辞来写三毛,形象地写出了三毛的特点。
“在童年的书包里,生长着一种情感,那是我对语文的牵挂和对语文的依恋。十多年来,它经历了时光的考验,作为我的伙伴注定要走向永远。回眸身后脚印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布满语文的美的波纹,荡漾着生活迷人的涟漪。”——《我的语文生活》(摘自《美文选读》)
“生活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画笔的画师;生活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我们每个人都是出色的品酒师;生活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都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生活更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远足者。”——《品味生活》(摘自优秀作文网)
“生活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时刻告诉着我要学会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生活的滋味》
“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讲述纯真美好的一个个片段。”——《童年》
3.运用引用开头,增加文章的意蕴。这里可以引用名言名句、诗词歌赋、歌词俗语等,需要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名言,一定要贴切、自然、恰到好处,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不知道这条道路有多少黑暗,也不知道这条路有多少转弯,往前走,不回头,永远都不会不耐烦。’因为这首歌,我遇见了他。”——《遇见》(王莉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的六月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苏轼的雨中西湖。美丽的西湖总向人们展现着她的绰约风姿,每个人都喜爱着不同时节的西湖,就如我,最爱那雪中的西湖。”——《雪中西湖》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我吟诵这句诗时,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月》 (运用修辞方法时,可以两三种融合使用哦!)
四、巧设悬念法
此法开头往往有新颖别致扑朔迷离之感,重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下文埋下伏笔。
“又是新的一天,闹钟准时想起。身手老练的我习惯性伸出右手,不偏不倚按下闹钟按钮,翻了个身,继续沉沉睡去。突然,传来一阵鸡鸣声。”——《遇见》(黄正)
“ 十年与我朝夕相伴的日子其实并不是十年,而是十五年。”——《十年》(侯会芳)
“早晨,我正坐在餐桌旁吃饭,一抬头,发现大家都神秘兮兮地望着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妈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没头没脑地问:‘你们班编座号了吗?’ ‘编了。’我漫不经心地回答。”
——《“6号”的故事》(摘自《优秀作文选》)
“上课了,莉莉打开抽屉,意外地发现了一张不大的纸条,仔细一看,是李哲的字:‘想见你,心太急,狂奔拥挤的人群里,多希望下一秒就见到你……这一生只想和你在一起!……’纸条还没有读完,她的脸已经红透了。四下里望望,还好,没人看到这尴尬的一幕。 ” ——《都是歌词惹的祸》(摘自《优秀作文》)
“明月朗照在李白的故乡,梅花开放在王维的窗前,古人已经把家的意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今夜床前无月,院中窗下无梅,萨克斯在固执地低吟,它知道我的心思。”——《我爱我家》
“遇见何尝不是一种缘分,何尝不是一次邂逅? ——题记
胆小、羞涩、腼腆、不爱说话是我过去的真实写照。是的,我害怕,害怕出了错,被大人责骂,被同学嘲笑。就这样,我度过了小学,度过了初一。可是,可是生命总会有例外的时候。”——《遇见》(王旭妍)
五、特写镜头法
镜头特写就是把所写的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加深所写人物给读者的印象,表达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感情。使人和景(也可是场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以景衬人。这样的开头方法,在课文中经常出现。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特写可包括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场景等描写)
“‘立正,稍息……’身为山地旅一营营长,我正在训练我旅的数字化特战队‘小豹队’。‘报告!’联络员突然到来打断训练:‘报告营长,老旅长前来视察,已到达营部。’‘老旅长?’我内心一阵惊喜。”——《遇见》(赵兴荣)
六、故事引入法
引用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故事一定要和文章的主题相一致,而且要简明扼要。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翠湖心影》汪曾祺
作者通过这一则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把读者带到他所描写的翠湖中,达到了引出正文的目的。
“一位学者受邀为大学毕业生作报告,到场后他拿出一张一百元的钞票问谁想要,学生们很兴奋,举手的人很多。然后他把这张钞票揉成一团又问谁还想要,虽然比刚才少了些,不过举手的人依然很多。之后,他把钞票扔到地上踩了几脚又问谁还想要,这次人数明显减少,但依然有人举手。学者问举手者:‘钞票已经被踩得不成样子了,你为什么还想要?’举手者答:‘因为它还是一百元。’是的,即使被揉皱,即使被踩踏,它的价值仍然存在,它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光芒。而我们身处人间烟火,面对忙忙碌碌风风雨雨,又如何能使自己不被湮没在尘世的喧嚣里失去价值和光芒呢?答案就是——读书。” ——《守护读书的美好时光》(侯会芳)
“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胡子,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一句暖人的话,让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的宽容。” ——《宽容》(摘自优秀作文网)由名人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增添了文章的趣味。
当然了,“文无定法”,文章的开头方法不仅这几种。无论如何开头,只要紧扣主题,流畅自然,能够吸引读者就是成功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积累;多练笔,多修改,坚持写作。这样,你的文字会越来越吸引人,你的作文定会越来越有味道。
侯会芳作于201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