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文化

读知彌 | 谁人心中没有一个远方

2020-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眺山

在这“五四”之夜,一天小雨之后的夜晚,再次读思知彌先生的画作《在远方》就别有心曲了。

我能想什么、说什么、写什么呢?我只能在知彌先生《在远方》的“小时候的故事”中拎出三个关键词“手工、报纸、帆船”而思想自己的过往故事。

【1】幼年的手工作品

在我幼年时,最希望拥有的带有“远方”属性且自由飞翔的,当是属于自己的一只风筝。这样的欲望,还是住在姥姥家时,和表弟一块在打谷场上看别人放风筝时产生的。竹条与宣纸做的燕形风筝实在是太迷人了,翱翔空中更是诱人心魄的!现在想来,那一幕景象仍清晰心中——晚霞的空中,风筝在曼妙地飞翔••••••一个“穷”字——竹条与宣纸在那贫困岁月没钱是不易得的——把这对于风筝的欲望压抑了20多年!到九十年代中期,终于让同事从山东潍坊买来了两只精美的风筝,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快乐孩童的女儿,于学校操场上放飞了几次,算是一并了结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折叠制作牛皮纸的钱包,在60后一代人,都是有过的少年经历。谁没有一两个这样的钱包呢?同学、发小等玩伴之间互换牛皮纸钱包玩儿,也是有过的“手工故事”。但在那穷日子里,这钱包里何尝有过钱?钱,在哪里呢?在远方吧!

在课间时,用作业本纸折叠成飞机而放飞教室前的空中,是为快捷简单的游戏,吾辈60后该是都玩过的快意乐趣,但那纸飞机能飞多远呢?最快乐的是它能飞翔的时间比较长,至于那“远方”,那时的我们该是不大经意的。远方,就在远方吧!

【2】我的读报纸

我的父母是乡村“国办教师”,接触报纸是自幼的事情,但从何时开始读报纸,现在心中没有确定的记忆了。使用“剪报资料”则清楚记忆——初中二年级开始——父亲负责剪辑成册,我则阅读使用,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或许我的“语文天赋”有此之印染效用。

报纸于个人的“文化建设作用”,则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一个发现。那时常去北京老姨家,发现北京人是一张《北京晩报》全家传阅着看,整张报纸的多数内容都读一遍。我就想,一年365天读下来,绝对是“阅读人生”的了不得!北京人的文化,该是读报造成的浓厚文化色彩吧?

进入新千年,我开启了《人民日报》的重点阅读,其中的《思想纵横谈》《读书管见》等专栏篇章,期期精读之,每每爱不释手。积久则是一种“成才”——发展了阅读力,发达了思维力,丰富了思想力,为日后的专著阅读奠基了“庖丁解牛”的厚重力量基础。

人生走向远方,不能没有此类的基础吧?

【3】乘风破浪的帆船

折叠纸船以愉悦快乐少年生活,在我是有过的,但不多,缘由吗,现在想来,是因为总缺少那个“帆”。不能扬“帆”,何以“远”航?

在后来的旅游生活中,虽有多次乘船的经历,但却都是机器动力的船行,至今尚未乘坐过真正的帆船,所以,“扬帆远航”至今还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欲念。我就想,人生努力奋斗了多年,特别是“思想奋斗”是不懈的,何以老是走不远呢?是否就差这样一个“扬帆远航”的真切人生经历了呢?

谁人心中没有一个远方呢?在我心,始终是有一个“远方”的。我的这个“远方”,是关系两个方面的,一个是“生活的远方”,一个是“思想的远方”。我想,新的十年:2020-2029,只要我不懈努力,恒力作为,这样的“远方”我是都能到达的,因为我的生命之船上已有了一个高扬的“帆”,这“帆”的名字就是——鲁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