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提戈涅

2020-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海粟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有名作品之一,发布在当时希腊的思想最活跃的地方雅典,在这种思维高度发达的地方发布的悲剧,自然也传达了一种和别的悲剧不一样的思想,《安提戈涅》里,正是表达出了当时的雅典所新兴的一些观点,整个剧本表面上讲述了克瑞翁和安提戈涅的悲剧,其实讲述了一些索福克勒斯对于法则和生命的思考。

      悲剧的中心是:克瑞翁因为种种原因颁布禁止埋葬安提戈涅的攻打城邦的哥哥的城邦命令,但是安提戈涅执拗的违反法令,尽管知道这道禁令还埋葬了她的哥哥,关键是还摆出一幅傲慢不信的脸庞,用尽言语激怒克瑞翁,克瑞翁恼羞成怒,再也听不进去别人的忠告,决定将安提戈涅关在石窟里,活活饿死她。可这个决定却引发了他的儿子的自杀(安提戈涅本来是他的儿子的未婚妻)他的妻子看到儿子的自杀也因为悲痛而自杀。最终,安提戈涅忍受不了石窟的黑暗自杀,克瑞翁的儿子和妻子相续死亡,一切以悲剧收场。

      那么,安提戈涅有没有可能不选择违反克瑞翁的禁令,就让她的那个侵犯城邦的哥哥暴尸荒野呢?如果这样的话,她自己可以免于死亡,克瑞翁一家也不至于落得那么悲惨的结局,而且,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啊,不就是不埋葬一个哥哥吗,至于为这件小事牺牲自己的性命吗?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我,肯定就会选择暂时应和着克瑞翁的法令,或者就算非要去埋葬,也要小心翼翼地,不让别人发现,而且不那么高傲。

      但,我们必须考虑自然法这种在默默中影响着人类的法则。自然法并不有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经过讨论规定的法则,更像一种自然而然就形成的不成文法,确实是人类形成的,但是是人类经过长年以来的社交运动活动形成的,相比于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讨论出来的法律,更偏向于那些无形的伦理道德。比如我们现代人的观点里的尊老爱幼,坐公共汽车要让座,一些基本的礼仪,都属于自然法。这些自然法并不是硬性要求人类非要去做到的,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可是这种习惯却无比神奇,导致在最后约定成俗,不去按照这些习惯做,都感觉有些异样甚至心里倍加煎熬,或会遭受别人的指责。在安提戈涅的时代,有一种约定成俗的自然法:面对一个亲人死亡,你必须将其埋进坟墓,无论这个人是好是坏,在这种情况下,安提戈涅心中的强烈的伦理意识让她不得不去埋葬她的哥哥,这正是当时自然法的习惯的力量,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写出来,但有时人们遵守它胜过于遵守白纸黑字的法律。

      那么,克瑞翁制定的白纸黑字的不准埋葬安提戈涅哥哥的法令,相比于安提戈涅遵守的自然法,哪个等级更高?境界更高?在我看来,两者根本不能排名,他们的境界都是一样的。自然法,虽然有时能带给人胜过成文法的力量,但是却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自然法的所有内容都不是白纸黑字写出来的,而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习惯,但是,不同人会造就不同习惯,因此,不同人心里的自然法也会有差别,社会绝对不能利用一个无法统一的法律来进行管理和统治,要不然会乱成什么样子?于是,人们必须利用成文法进行统一,利用成文法,可以营造一个大家都去遵守的法律,让社会安定下来,可是成文法也有一个漏洞:是有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经过讨论决定的,注定会出现一些人们没有想过的问题,最终导致社会的不安定,让许多人对于成文法产生怀疑。自然法和成文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法,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社会才能更加安定。 

    那么索福克勒斯的这部悲剧到底想表达什么?其实是想表达自然法和成文法的天生的矛盾吧,正像我们以上和讨论出来的,自然法和成文法必须相辅相成,社会才能更加安定,可是,如果将这两种法律撕裂开来看,他们天生就是矛盾的。因为自然法没有统一,而成文法统一了。更多的时候,自然法都会向成文法屈服,但是如果自然法遇到了像安提戈涅这样倔强的性格的人,就会和成文法产生极致的矛盾,这也是两种法律结合所造成的必然的悲剧,是两种法律磨合的必然的牺牲,

    其实,索福克勒斯还表达了另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表现在安提戈涅的非要违法令,遵守自己内心所遵守的原则这一点上,安提戈涅在剧本中一直表达自己要遵守神所制定的法令,所以必须违反克瑞翁所制定的法律,但是,安提戈涅的父亲正是因为神的无法逃脱的命运才有了那种悲惨的结局,安提戈涅难道会向神屈服吗?显然不会,她只会比她的父亲更加反对像神这样的无法反抗的东西,在《安提戈涅》中,她将这种反抗注入到了对克瑞翁法令的违反上。

    可是纵观《俄底浦斯王》和《安提戈涅》两部悲剧,俄底浦斯和安提戈涅父女俩,都不像那些已经约定的无法改变也无法抗拒的东西低头,可最后却总是都落了悲惨的结局,索福克勒斯难道想借此告诉我们命运的强大,约定成熟的事物的不可改变,要认清自己的命运,而不超脱?我认为,他想表达的恰恰相反。在雅典,当时出现了一种反对命运反抗压迫的潮流,认为反抗命运反抗压迫以人类的一己之力探索未知才更能凸显人之为人的高贵性和独特性。索福克勒斯应该也受到了这种潮流的影响,想通过安提戈涅和俄底浦斯点醒众人:纵使安提戈涅和俄底浦斯知道反抗是没有用的,他们却仍然反抗,在结局的悲惨面前,他们反抗的精神显得更加高贵,其精神与孔子的知之不可为而为之是相似的。而在这些人的模范之下,你们这些人,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不像自己的命运屈从,去反抗,去探索未知吗?

    人之高贵就显现于此,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命运中寻找自己的价值,面对不可磨灭的矛盾去尝试磨合,《安提戈涅》其实更是一部赞叹人类在阴影下的高贵的悲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