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杂文小品

“人道之基”与“人道之盛”到底是什么?

2022-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巨哲私域变现商学院创始人

《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多余的。

说白了就是,天道是把多的分给少的,人道是多者愈多,少者愈少。

《圣经》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富人将要远行去国外,临走之前,他将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主人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把它们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但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塔伦特来见主人,他对自己的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五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五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他另外两个塔伦特来了,他对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两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两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后,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等我回来后连本带利还给我。”说着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五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

“马太效应”很好的说明了“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道理。

我们常说:为人处世要懂得人性规律。

那么,我们应该也去做多者愈多的事吗?

懂人性规律,只是为人处世会比较好办事而已,并不意味着人性规律就是对的。

我们每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什么会有“多者愈多”的情况?

因为人的欲望。

每个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贪欲是人非常显著的特性:

我要赚更多的钱,我要更大的房子,我要更漂亮的车子,我要吃更美味的佳肴,我要过更好的生活。

这有错吗?

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是,如果你所得到的是以他人失去为前提,这种方式就是不良的。

更好的方式是,以帮助别人的方式,成就自己。

你帮助了别人,同时你也受益,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的方式才是良性的。

《道德经》说: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但经常会有人告诉人们,这个世界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没事就多看看动物世界。

很多人把“恃强凌弱,欺负弱小”奉为处世法则,美其名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真的是这样吗?

那只不过是动物的生存法则,而人类的文明并不是这样。

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人道却处兽道之行。

有人会问:人道不就应该遵循人性规律吗?贪欲不就是人性吗?

人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人的贪欲,最终会吞噬人的心灵。

对于不好的,我们自身要加以节制、改正。

那么,人道的基础是什么?

公平正义。

《学经》说:

公平不有,正义无序,虽可美其名,亦可乐其成,然其果皆为灾。譬如林有猛兽,火烧丛林,虽兽死,然万木不长,万物焦焉。

公平正义是每个人安全感最基本的保障,也是每个人能够有机会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

否则,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冷酷将横行于世。

在“人道”公平正义的基础上,人要想获得昌盛,需要:

择其优而护其弱,赏其贤而扶其庸。

推崇优秀的同时保护弱小,奖赏贤良的同时帮扶平庸,这才是人类走向繁荣强盛的关键。

这里面的底层逻辑是:安全感。

优秀、贤良的不会害怕自己被平均,弱小、平庸的不会害怕自己被剥削,不会像动物那样,恃强凌弱、弱肉强食,弱者尽而强者亡。

当人们足俱安全感就会“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达到平衡欲望的效果。
虽有名,却心不为乱,虽有利,却心知所止,万物相和,是有美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