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出一个故事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命运为什么会轮回?读《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86人  抱着落日__

我们一生中常会陷入被同一个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轮回。看上去,这种了轮回令人悲观。然而,这种轮回中,已经有了一个可以乐观的基础——所谓的命运,起码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不在别处,就在你心中,就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由此,如果你改变了内在关系模式,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你的命运。

内向性格的人,从来不去要求别人,也很难拒绝别人。我的哥哥就是这样的人。他觉得还是朋友少些更自在,因为即使拥有那些关系,觉得也是处于被利用的一方,而基本不会去利用别人。为了达到自我平衡,所以他选择减少交友,减少亲戚往来,感觉这样更舒服。

我的母亲是个外向的人,她的烦恼之一就是人情债务,今天你送我几百元,明天我再还你几百元,感觉这么折腾有什么意思,在我看来不拖不欠最好。

也许是内向的人自己不要求,也许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本来也不多,所以我哥对向他索取的人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譬如那些亲戚。

武志红老师2006年,在上海学精神分析期间,找一个心理老师给他做治疗,突然领悟到一点、;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

详细一点说,就是被索取时不懂得拒绝,该索取时却说不出口,并且根本就不想索取。

这样一来,每多建立一个关系,对内向者而言,整体上意味着损失。那么,为了自我保护,最好少建立一些关系。

内向是内向者的保护。许多内向者,看上去非常富有爱心,非常乐于助人,大家很乐意和他们交往。但它们却一直陷于孤独中。

所以,一个悖论是,越孤独的人,可能越喜欢那种习惯索取的外向者。越孤独,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越低,但外向者强有力地敲开了他的保护壳,这种强有力的努力,会让内向者感受到,他是有价值的,他是好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家庭有这样一个结构——父母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二孩子则像父母中的某个人。这种现象,未必是认同,甚至恰恰是相反,内向的孩子更爱外向的父母,外向的孩子更爱内向的父母。仿佛是外向的父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内向者;内向的父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外向者。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外向的父母会向孩子索取,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外向父母多需要的习惯付出的内向者;内向的父母会向孩子奉献,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内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索取的外向者。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孩子3岁前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和妈妈的关系模式,决定了这个孩子的人格,这个孩子最初的关于“好”与“坏”的观念,就是从这个关系中发展出来的。套用我前面用过的句式,就是,如果妈妈某些时候对他好,这个孩子就是认为这些时候的自己是“好我”;如果妈妈某些时候对他不好,这个孩子就会认为那些时候的自己是“坏我”。

并且,如果妈妈对他好的时候居多,那么,这个孩子就是认为,自己整体上是“好我”,至于那些“坏我”,他也能接受其存在。相反,假若妈妈对他不好的时候居多,那么,这个孩子的真是感觉就会很糟糕,他觉得自己“坏我”太多了,他不能接受这种感受,于是,他会使用一些自我保护方式,把“坏我”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最常用的方式是将“坏我”投射到别人的头上。

任何一个关系中,都要保持付出与索取的平衡。所以,一个主要习惯付出的人,是必要和一个习惯索取的人在一起,关系才能平衡。反过来也一样,一个习惯索取的人,更倾向于和习惯付出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并且,付出者一定会有情感上的价值感,而索取者一定会有内疚。于是,内向者容易清高,而外向者则容易成为谴责的靶子。

这时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经常,当我和及其外向的人聊得深入之后,都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封闭程度,和他们外向程度成正比。

外向者首先是在家中形成的外向,他们学会了向父母某一方进行索取。但这种索取,其实也是在满足内向的父母的需求。内向的父母,尽管习惯孤独,但一样渴望关系,尤其渴望与所爱的孩子建立深度关系。既然他们习惯了付出,那么他们所爱的孩子只好学会索取,如此一来这个关系才能保持平衡。

然而,索取总会导致内疚,索取太多,内疚就会很重。不管一个关系多么亲密,索取都会导致内疚,如果这个内疚无法处理——即索取者无法给予付出回报,那么也会让一个人形成“坏我”。

一般意义上的“坏我”,与关系的另一方是否给自己爱与认可有关,而这个意义上的“坏我”,更加本质一些。

这正是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中所揭示的道理,付出与接受,是关系发展的两个要素,丰沛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会推动一个关系的发展。我们既不能只付出,也不能只接受,否则,一个关系要么会陷入病态中,要么就会进行不下去。

由此,庄子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所谓圣人,是最少缺点,最少恶的人,甚至干脆被自己或拥护者没化成没有缺点没有恶的人。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衬托者,大盗因此而生。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一点缺点,那不是因为他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恶”的地方。于是,他只能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恶”投射到别人身上。于是他势必对周围的人无比挑剔。于是,一个认为自己永远正确的人,他势必会认为周围的人到处都是缺点。

这样的人,子女李雪称之为“偏执狂”。所谓偏执,即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他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他认为问题都在别人身上。

当然,话也说回来,一个人不能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并存,并因而不能容忍别人指摘自己,根本原因在于他童年得到的爱太少。得到的爱越少,他越认为自己“坏”,他看似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坏”,其实是不能容忍自己得到的爱太少。相反,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他就越容易宽容,首先是对自己宽容,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他看似是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是对自己得到爱有信心。

所以,我们如想追求永恒,需记住,永恒不是绝对的善。相反,永恒是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的争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