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论读书
论读书。
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做了才储,MBTI,霍兰德各种测试。这个行业国内顶尖的人物是古典。读过他的《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
又有想把他的书重新撸一遍的冲动。
前几天听了李笑来讲视频号的直播课,这是我第一次上他的课。直观感受是老师很棒,一个小时40分钟,你妥妥的坐在桌子前,屁股都不想挪开凳子一秒。这就是吸引力。
从小到大见识过那么多老师,好些老师的课都让你听不下去,甚至如坐针毡。
他的书除了考托福的我没看,其他都读完了。包括那本个人觉得难啃的《自学是门手艺》。
又有想把他的书重新撸一遍的冲动。
上周,闺蜜给我推荐了《儿童心理学》,非常好的一本书。难得在微信读书里找到,加入了书架,育儿类的经典书籍,这个属于必读书籍。
昨天,另一个闺蜜推心置腹给我推荐了海灵格的《这一生为何而来》。这本书教会你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与伴侣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最后与自己和解。
闺蜜懂我,太适合去读的一本书。我的精神世界非常需要它。
分析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力被每天不同的信息打破。好多时候同时穿叉读很多本书。比如瑞达利欧的《原则》读到50%搁置,《毛泽东传》读了20%搁置。
这种行为其实跟刷抖音的用户是一样的,看到健身减肥,哇哦,这个我需要,停留。看到化妆的,女人一生爱美,要看。看到搞笑的,活着为了啥,不就图个乐,要看。一刷,两个小时时间偷偷溜走了。
读书,这个看看,那个翻翻,没有功利性阅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泛泛而读,读再多书,跟玩物丧志没什么区别。
所以这周,我给自己下了一个硬性指标,这一周内,无论听书读书,只能读关于写作一类的。其他的书,一律不许打开。对于特别想读的,也要忍住,下周再看。
以后的阅读方法,打开一本书之前,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读完以后,复盘回顾,收获了什么,懂明白了什么,接下来要践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