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熜里的童年》
——春天的主旋律
火熜,你见过吗?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江南农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它是冬天取暖用的火盆,与普通的火盆不一样的是它上面带盖有环,是可以方便移动的火盆。火熜大多用黄铜铸造,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才出现了铝制或铁制的。除了个别小火熜有特别的造型外,大多火熜都以圆台形外壳为主。 火熜一般由底、正身、盖及拎环等组成(也有个别小火熜的正身与底整个铸造)。火熜盖的盖面则向上稍微拱起,盖面上打满了许多排列整齐有序的圆孔,用以火熜透气放热。不论底、盖及正身,火熜四周及顶面的外表全部经过车光加工,显得光亮照人。那时候农村嫁女儿,嫁妆里一定有一对锃黄闪亮的铜火熜,里面装满了香喷喷的米花。
小时候的冬天,才真叫那个冷。西北风,能吹裂你裸露的脸和手,雪一下,就有一尺多厚,河里的冰,虽没有北方那样厚得能溜滑,但也要用石块才能砸出洞来。屋檐下的冰柱子又粗又长,摘下一根能当冰棍吃。天寒地冻的冬天,没有取暖器,没有暖气片,更没有空调。那时候,穿的都是妈妈牌的棉衣棉裤,改了又改,那些棉花,也已经硬化结块了,一点也不御寒。于是,那些个火熜便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回忆。
每当寒冬来时,大人们每天总会畚上一两次火熜,第一次在早上,第二次则在做晚饭时了。畚火熜时,首先必须用冷却了的草木灰铺底,掏开铺底的冷灰中间,使铺底的冷灰在火熜内形成一个灰窝,然后把砻糠、锯屑、木炭之类的燃料放入,再将快要燃尽但还在发红的火灰盖上,最后在火灰上面覆上一层薄薄的冷灰,就算畚好火熜了。
早上的太阳还不是很暖和,我们拎着畚好的火熜去找一处面向太阳又避风的地方,手冻了捂手,脚冷了暖脚,有时候还把小火熜藏怀里暖身子。总之,有了火熜,就好像拎着一个太阳,就好像抱着一抹温暖,走哪里都是暖暖的,记忆里的冬天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寒冷了。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更是把火熜当成了冬天里的宝贝,捂脚、暖手,或腰间系条围裙,把火熜往围裙下一捂,全身立马暖洋洋起来,焙在阳光下,那个惬意,真叫人羡慕!
小时候的我们,吃什么都香!太阳出来了,身上暖和了,不需要火熜暖手暖脚了。于是,火熜又有了新用途。我们总是千方百计找东西煨着吃了。有时候是一把毛豆,煨在里面,盖上盖子,等哔哩吧啦一阵爆,打开盖子,豆子早就爆得黄澄澄的诱人口水了,找两根小棒,把豆子一颗颗搛出来。有时候是几片年糕,有时候是细细的粉丝,甚至谷粒煨在里面都能爆出米花香来。那一股股香气,一丝一丝地在阳光下,在园子里,在空中,飘荡、氤氲、袅娜。这样的零嘴,如今的孩子怕是没法想象的了。更有甚者,孩子们把火熜当乐器敲,或用小棒,或用石子,或用火钳,这个敲火熜边,那个敲火熜盖,或者索性把几个火熜盖挂在绳子上敲打,那样的演奏风格,那样的民间音乐,真是闻所未闻!而火熜边孩子的脸,就像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春意盎然,生机无限!
记得隔壁邻居是打渔的人,他们的鱼饵是用面粉或高梁粉调成的糊糊,每盘大钓约用大半碗面糊。那时候的我们,也真的是饿疯了,居然偷偷地把面糊搓成汤圆包在纸里面,放火熜里煨,等纸焦了,汤圆也就熟了,那个香啊,真的是记忆尤新!
晚上的火熜畚好后大多被放进被窝里。那时候没有热水袋,烫婆子也只有那些大户人家才有,更没有电热毯,被子里的棉花也是又硬又薄的。冬天的被窝真的是冰冷的,而有了火熜的被窝才不同,就有了太阳的味道,有了春天温暖的气息。当然,等我们小孩子一上床,火熜便被拎了出去,怕烫了我们,更怕被我们闹腾翻了,引起火灾。
上学了,村里学校的房子虽是新盖的,但冬天的西北风还是呼呼的直往教室里钻,从门缝里,从窗缝里,从屋顶的檐隙里,从瓦片间……,冻得孩子们悚悚发抖。老师讲什么课,听不进去了,读书的声音带着牙齿打架声,冻僵的手根本握不住铅笔……。于是,大人们早上畚好火熜,叫我们带着去学校。为了防止热量散失太快,火熜外面还盖上厚厚的旧衣服或破棉布。上课时,火熜放课桌下暖脚,下课时,焐手。没带火熜的就挤在一处暖暖冻僵的小手。 晚上做作业,更是少不了火熜。常言道:寒从脚底生。母亲总是早早畚好火熜,一个放被窝里暖被窝,一个给我暖脚做作业。在那些个寒冷的冬天,因为有了火熜的陪伴,冬天也是充满了温暖和幸福的。寻常日子,也正因为有了火熜的陪伴,变得旖旎生动起来!
在那饥荒的年代,在那些寒冷的冬天,火熜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更多的是美好的童年回忆。那个拎着火熜的童年,仿佛是拎着一段温馨岁月,更好像是拎着一捧幸福!
《火熜里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