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读书会分享
哈喽,大家好,我是***,也是今天读书会的分享者分享嘉宾!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一篇文章,选自于应老师《孕育自由的灵魂》的一百零七页的一篇小文章,名称叫做“小麦的第一次”。
首先呢,我会通读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然后我会用我的一些角度来给大家做一些分享。结束后,如果大家有任何你们的一些感受感悟或者你们的角度也很欢迎,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
文章内容:小麦的第一次演讲
小麦参加市里的讲科普故事比赛。他的班主任点名让他参加,我很好奇他会有怎样的表现。昨天晚上我问他准备好了没,小麦说:“准备好了!”,今天早上我说:“你讲一遍,我听听。”小麦开口就讲题目是: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内容准备的挺好,但完全没有演讲技巧。身为一名导师母亲,稍加调教,他可以讲的很好。但我决定什么都不做。演讲是我的优势,不用刻意成为孩子的资本,不妨让体验去交会他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我倒是与他一起做了ppt,但现场设备坏了,最后没用到。小麦是最后一个上场的,我与他爸爸还有他妹妹坐在台下。欣赏他的演讲。小麦有些紧张,双手抓着衣服,偶有停顿,不够流畅。但声音洪亮逻辑清晰,果然无缘晋级。我看见他在大众前的表达本真,简单。没有技巧当下创造。人生不是竞技场,而是体验场。我放下了让孩子赢的念头。一家人开开心心去咖啡馆庆祝。庆祝小麦人生的第一次演讲。
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长,但是我在其中呢,读到了很多的一些受启发的信息点。还有令我很感触的一些语言和文字。首先,是我非常欣赏的是应老师,当看到她有两句话,我心里暗自为她鼓掌。第一次呢,是在当他说到:身为一名导师母亲稍加调教,他可以讲得很好,但我决定什么都不做。第二句是小麦演讲的结果:果然无缘晋级。
这两句话啊,让我读到应老师内心有一种无比强大的笃定。没有恐惧豁然开朗的感受!有多少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都在期待着完成一件事情可以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我们给这些事情设立了太多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果,或者期待的结果,实现的一个目标。又有多少人可以轻轻松松的说到就做到?!很多事情我可以什么都不做,或者我完全可以不在意这件事情的结果。但真心做到的人,他就有这种豁达和这种心胸。说出如此让我看上去非常有力量,非常强大的这些语言这些文,这两句话让我看到了老师内在是无比强大,有力量。
从这篇文章中我还读到了,作为父母。我们真正要充当的角色,在孩子生命中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从那句:当我决定什么都不做,不妨让体验去教会他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我看到了这个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不是干预者,而是一位旁观者。所谓旁观者的意思就是,我可以不用卷入这个事件的本身,我可以不用卷入孩子学习的这个具体的事件,成长的这个事件里面,而是可以跳脱出这个故事、这个事件站在更高的一个角度来俯视,来看这一切,觉知觉察这一切。我不做干预,不做评判,对孩子放下期待,更放下了控制。由此才可以真真正正的成为一位旁观者。一位可以促进他成长,继续成长的支持者。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我们不自然的就会卷入,诸如孩子这次表现如何,孩子在学校跟同伴的相处如何,孩子在家中是不是表现得各种尽如人意,很多很多的卷入这事件本身。但我们卷入其中,就难免不会生发情绪,生发一些怒气,生发愤怒,又怎能谈到给孩子更好的支持,更好的能量的拉伸,更好的引导呢?身为旁观者,她更需要有一份非常自清,非常亲民的一个态度。他可以看到孩子当下所有行为的发生以及这个发生背后可以给孩子带来的正面的资源,正面的资本是什么,等他提取到这个信息,就可以给到孩子一个更好的支持和引导!做旁观者的意思,也意味着你可以选择随时跳出事件本身,但是同时也可以跳回跳进事情跳进这个事件本身,你也可以配合孩子去演戏,但你绝对不会被这个戏带走,让这个戏拉着你,你永远是那个在幕后指挥这场戏的人。这就是我理解的,身为旁观者的意思,因为他足够清明足够清晰。
接下去,在这个故事里应老师提到了:“我倒是与他一起做了ppt”以及老师询问“小麦啊,你准备讲什么可以今天给我当着我的面讲一下”。从这两句话中我读到这位母亲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一位支持者。所以父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谓支持者的意思是说当孩子提到他有需求或者说有一些孩子需要被我们的辅助和支持的事情,我们身为母亲,身为家长,是需要去承担我们一定的义务和责任的。现在这里面,听小麦演讲以及陪着他一起做了一份ppt,是身为母亲可以给到他最好的一份协助和支持。但仅仅是协助,主导者永远是这个孩子。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意愿(想主动给你去讲的意愿)或者他没有邀请你一起跟他做ppt。我认为其实父母是可以隐身而已。
读到最后一句话庆祝小麦人生的第一次演讲。我看到了应老师一直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到的,人生是一场庆祝!人生的每一个发生,尤其是第一次的发生都是值得被庆祝和记忆的。这位母亲成为了孩子,每一次每一个第一次的见证者,也是他生命的庆祝者。这样的一份陪伴。当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长到几岁,当他想到他每一个第一次都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一个祝福,都有他们见证过他的成长,我想这是孩子人生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
接下去我想分享的一个点呢,是从这个文章中我读到的对我出发最大的一句话,以及这个这句话背后我所引发的,我所联想到的一个故事,和对我的一个启发。这句话呢,是接近尾声的一句。类似于总结的语言,他说到:“人生不是竞技场,而是体验场”,它让我想到了同样的一次演讲,我人生的第一次演讲,发生在什么时候,是怎样进行的有着怎样的一个经历。通过这篇故事它让我再一次的看到。同样的年龄小麦参加第一次演讲,大概十岁三年级。我也是十岁三年级参加了我的第一次演讲。但是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体验,小麦的这一次演讲无缘晋级,但他收到了人生第一份第一次体验,第一次真真切切自己演讲的体验。我的第一次演讲成功晋级。应该是我那个年龄段小学组的第一名,还是一等奖,总之是得了大奖。但它给我的体验是什么呢?以及在日后,所对我的人生所带来的一个长远的影响。我的感受是,他让我树立了一个“我要赢,我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我要始终做到最好”是这样的一个心灵系统树立在我的心里。
第一次演讲,我跟妈妈是一个学校,因为那所学校是职工的子女子弟学校。我的妈妈在初中当老师,我在那所学校的小学读书,妈妈是语文老师同样也是学校各种活动(比如运动会呀,还有各种庆祝活动,各种仪式晚会)的主持人。她很善于演讲,很善于表达,也很有这种hold住全场的这种能力。这是她天生的一种素养。所以作为我的第一次演讲,母亲是有期待的。她在学校是一名出色的教师,非常优秀,被很多学生喜欢,也被很多家长非常的敬仰。所以她对她的孩子从小就有期待。她的孩子不可以表现得不好,不可以不优秀,不可以成绩不出色,而对于这一次演讲更是尤为尤为重要,因为她就是一个经常演讲的人,怎么可以她的孩子演讲不出色?!所以我记得,我在拿着演讲稿跟着我妈妈去讲的时候。起初我是内心充满着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演讲,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是什么感受,我从来没有体验过。我真的想好好体验,而我对演讲的结果,我是否拿到名次,那个时候我是完全没有感受的!我只是想好好体验这第一次的感觉,因为它带来了太多的激动。还有一些欣喜在里面。所以拿着稿子,我本来是非常激动地念着,非常激动地背着,可是背着背着,母亲就会跳出来:“那,这里不对,这里不应该这样讲,你应该是很好的这样断句,好好的这个语气,这样上来!”我每念一段,母亲都会点评,都会评论!大家能够想象,当一个小学生,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她对第一次演讲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她想用她自己的方式去演讲,即使那是错的,即使那样的结果并不好。但是她充满了生命的热情对待这个演讲。可是当她被一次次的泼冷水,一次次被说道不好不对,要被告诉怎样讲才是好的,怎样讲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所有的这些应该怎样做,需要怎样做的时候。她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扑灭!所以演讲稿背的我并不开心,从起初的充满热情到最后背的我灰头土脸,完全没有信心!因为被妈妈说的似乎很多地方讲的也不对,说的也不好,站在演讲台的那一刻,除了忐忑就只有忐忑。不过呢,我还是满含深情的,带着自己的心去做的这次演讲。我就记得当时在演讲的时候,虽然内心非常的紧张,有点焦虑,但是当我注视到台下嘉宾台下老师的眼睛的时候,似乎我就会有一股源自于内在的一股力量,就告诉我应该是怎么说下去,我要怎么说下去。所以那个时候,当我真正开讲的时候,也就忘记了当时内在的那份忐忑和紧张。所以那一次演讲发挥的还是不错的!当时有一位老师看着我的妈妈说:“这是你的女儿,所以她才能演讲这么好啊!她是你的女儿演讲不好可能吗?绝对不可能!你的女儿一定会演讲的很好!”当我听到老师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内心也是被震了一下!当时的感受就是:妈妈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所以我后面走的路,我所做的事情对了,印证我会比她更优秀,我不会给她丢脸。也就是在那一刻,一个强大的信念系统(我要成为高手我要赢,我要得第一名,我要优秀,我要完美)被深深的植入了我的脑海中和内心。
现在回看当时走过的这段经历。人生不是竞技场,而是体验场。所谓竞技场,它背后的逻辑就是,有高手有低手,有赢有输,有成功有失败,依然是二元对立的仪式。可是如果我们的人生,真真切切的活在了这份竞技场,这次二元对立之中,我只能允许我成功。我只能允许我胜利,我只能允许我自己成为高手的时候。那么生命的热情去哪里了?那份快乐,那份自在,那份畅快,又去哪里了?这也是自己为什么会走上学习成长的这条道路。就是当我获得了很多的赞赏,很多的欣赏。很多的荣誉,很多的成绩,获得的这些之后,我发现自己我并不快乐。我就算拿到了所谓的奖杯,但是我失去了快乐,这份奖杯也只是奖杯而已。如果人生是体验场呢,那会怎样?所谓体验场,它允许一切的发生!可以输可以成功,可以失败,可以有高手,可以用弱者。它允许所有这些的发生,因为事实上它认为这二者并没有区别。这背后是更加强大的更加智慧的合一的意识,四次元的意识。如果我们放下这些评判这些好坏,高低强弱,所有的这些判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允许这一切的发生。事实上它们并没有区别。如果失败了,如果不被欣赏,如果不被接纳。问自己,难道我就不爱自己了吗?所以现在,每每当我去面临一些挑战一些困境一些困难,一些自己认为曾经做不到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当我去面对自己的紧张,恐惧压力和焦虑之时,我会在内在跟自己说:就算所有的人,所有世界上的万物没有人欣赏没有人爱你,你是否依然会爱你自己?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我在内在跟自己说,即使我输即使我并不成功,即使我这次事件做的很失败,我依然是那个爱自己如初的我自己!带着这份信念,我会发现。即使有恐惧,即使有担忧,即使我做得不好,会觉得很难堪的这种困扰在,这种心中的不允许,我依然让它们陪伴着我,带着这份紧张和恐惧,继续前行,去充分体验生命所带给我的多维度和更多的角度!人生不只需要体验成功,体验那些赢,那些站在高峰站在巅峰上的那种胜利的感觉,挑战成功的喜悦,更要去接受失败,挫折,做不到给我所带来的难堪,恐惧!说到这里,我想到了高晓松说过的一句话,他对他自己女儿说的。他说: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最终走到成功的。就只有那少数的人。而大部分人。会过着所谓的打引号的不成功的人生。
这是大多数人的此生的经验和体验。我们都是那些大多数。那么在这些看似不那么成功不那么辉煌,不那么硕果累累,不那么光辉,闪耀的人生经历中我是否可以依然度过我的人生。我是否可以安定平和的接纳我的普通。依然幸福依然快乐。体验场所带给我们远远的不只是输赢的概念。它更有我们内在所追求的那份永远的平和,喜悦和宁静。所以看到这,这句话就引发了我很多的感受,想到了自己曾经的一个经历以及一路走过来,自己就是被这样的一句“我要赢,不要输,我要在竞技中我始终做到最好”这样的一个观念所牢牢绑架和束缚的一个人成长起来。而现在再回想这个观念,它曾经是也帮我获得了很多收获到生命中很多宝贵的经历和经验。但现在,我决定敞开这份体验来允许生命给我创造了更多的体验,真真正正的是放下“我想要赢,不要输”的念头。去活在没有技巧,非常本真,非常简单,却充满无限潜能,无限可能的人生中。这份本真,简单,没有技巧当下创造的能力,不就是生命那最本真最接近真我的一份呈现吗。每个孩子身上都自带这份闪光的品质,而身为家长的我们身为父母,我们是否真正的看到了这份可贵的品质,是否真的是守护好这份最难能可贵的孩子的本真的状态呢?允许孩子在他的人生中去充分的体验,即使错了,即使摔跤,即使失败了又能怎样,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灰继续前行,作为妈妈我为他加油,为他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