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轩首页投稿免审核专题首页

“千里难逃两眼净 百年未见一人闲”

2024-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业余养花

此典句出自宋代·邵雍的《闲适吟》:

南窗睡起望春山,山在霏微烟霭间。

千里难逃两眼净,百年未见一人闲。

情如落絮无高下,心似游丝自往还。

又恐幽禽知此意,故来枝上语绵蛮。

译文:

诗人醒来从南窗眺望春山,山峦若隐若现在轻纱薄雾之间。他觉得即使在千里之外,也难以逃离这两只纯净的眼睛的注视,而在百年间却很难再见到一个闲适自在的人。诗人的情感如同落絮一般无高低之别,他的内心如同游丝一样自由地来回摇摆。然而,他又担心幽禽会理解他的这种意境,所以诗人选择在树枝上与绵蛮鸣语。

赏析:

《闲适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南窗和春山是象征,南窗代表宁静舒适的居所,春山则象征自然的美好和恒久存在。诗人通过窗外的山景,展示了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平和的状态。

诗中的“千里难逃两眼净,百年未见一人闲”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于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人感叹现实世界的繁忙与喧嚣,难以摆脱,而真正能够享受闲适自在的人却寥寥无几。这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生活境界的思考。

诗中的“情如落絮无高下,心似游丝自往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心境。诗人的情感如同飘落的絮花一样,没有高低之分,自由自在地往来飘荡。诗人的内心亦如游丝一般,自由地来回摇摆,表达了他的思绪和心绪的流动和变化。

诗末的“又恐幽禽知此意,故来枝上语绵蛮”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诗人担心幽禽(指精通音律的鸟类)能够理解他的情感和意境,因此选择与绵蛮鸣语,以避免被他人理解和干扰。这种矛盾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