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坚持不了的flag也可以算是间歇性爆发式努力
今天是高效阅读体验营的最后一节课啦,今天的课真的给了我巨大的认知颠覆。什么?年前立的flag坚持不下去非但不用灰心,沮丧,内疚,难过,还应该高兴?我刚听时有些嗤之以鼻,而后听完打脸觉得——有道理。
还是来说说今天的3点收获:
1.惊觉的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习惯认知。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纠结微习惯的养成,都在年前flag未完成的愧疚灰心中度过一年又一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中的一员,鲜有人能日复一日的平衡用力的完成一年的flag,于是我们承认自己的平凡,难过自己的不争气,调侃自己的真香事件。但是今天叹号老师指正我们,这种习惯认知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为自己努力完成flag感到高兴,我们虽没有在持续时间上占到优势,但是从一个长远时间来看,每一次践行的flag虽未完成,但却在完成中获得进步。无数个flag就有无数次进步,总和加起来整体是向上的。
2.学到一个名字叫“间歇性爆发式努力”。突然想到“间歇性自律”。这本是网上调侃大多数人不能坚持完成一件事。但是叹号老师却给“间歇性”赋予了新的意义。学习成果=学习密度*持续的时间。是啊,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持续”,何不在学习密度上下功夫呢?一次性的爆发也是一次高效率的体现。正如叹号老师所说,这背后是综合性能力的提升。要知道为了这一次的爆发也是让自己在逼迫中加速成长了,总得来说,一样是在成长。甚至还得了个“玩也玩好了,学也学好了”的便宜。
3.设计10倍目标,快速提高成长因子。听完这个,我真觉得叹号老师太“贼”了,怎么这么机智呢?我原打算自己一天读一本书,但制定计划却制定一天读10本。这要是换成以前那个错误的习惯认知便会否定了,这肯定完成不了,与其白下功夫,打击自信心不如按部就班一天就一本吧。但是叹号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鸡贼的方法,你超预期的制定目标,虽不能如期完成,却会在这过程中想尽办法完成,到最后,我原本一天1本的目标一定是能完成的。多么巧妙的方法。学到了!
今天虽没有阅读上的实际干货,却学到了思维上的认知,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