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颗玻璃心?不妨读读《心理韧性》这本书

2022-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采蘩祁

经常听有的家长苦恼地说:“孩子有一颗玻璃心,完全说不得,我该怎么办?”

面对家长们无助的提问,心理学家安妮在她所写的《心理韧性》一书中给出解答 。她认为现代人都应该具有“心理韧性”这一重要素质。 心理韧性更准确说是指在遇到困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即在经历挫折和挑战后不仅能够恢复原状,甚至能够获得成长。

面对社会发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孩子们难免经历挫折与困境,做家长的不免焦虑担心,却毫无办法。而安妮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实用方法,如忍耐挫折,重建认知和审视价值观等。这些方法或许可以为每一位正在经历心灵挣扎的人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安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翻译与主编了《坚毅》、《儿童心理辅导实用手册》等书籍。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培养我们或孩子的心理韧性。

1 忍耐挫折,心理免疫 如同传染病肆虐时,我们需要打对症的疫苗,形成自己的免疫抗体 一样。心理免疫就是给人们一些可承受的、烦心的、困难的事情,来增加心理韧性。

比如,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我们可以平和而坚定地说“不”,让他知道别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都满足他的需求。当体会了轻微的被拒绝的恐惧后,人们对它就不再那么敏感了。

还可以让他参加一些竞争性比赛,让他体验成功和失败,使他 知道凡事 有输有赢,没有谁能永远不败。 我们还可以教他认识到负面事件对提升心理韧性的积极意义。就如同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样,我们正是靠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学到了很多本领,不是吗?

除了培养忍耐挫折能力,我们还要拥有乐观的心态。

2乐观心态,认知重建

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乐观能够带来很多正面的结果,比如,乐观的人身体更健康、幸福。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或者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有强大的心理韧性,就要培养乐观的心态 。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过 ABC理论,其中A是指事件,C是指反应,B是我们的信念和看法,也就是对事件的主观解读。他认为 影响我们的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来选择让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

比如遇到困难的事情,我们原先的消极解释是“我不会做”,然后就放弃了。而如果我们和自己辩论说:“我真的不会做吗?我们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做了?”,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们可以换个积极的解释:“我只是暂时不知道怎么做而已”,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想办法查资料,问问别人怎么做了。

如此,我们通过练习ABC模型,与自己的消极解读进行辩论,然后用积极的解读和行动代替消极的解读和行动,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提升了自己的韧性。 我们重建认知后,还可以更深一步来探索我们的信念。

3审视价值,活出意义

我们的深层信念,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由于这些深层信念是我们用来指导自己生活的通用规则,因此它们会影响我们在各种逆境下的反应方式。所以我们要好好审视一番。 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深层信念浮出水面,对其进行评估、确定支配你的信念是否有益于自己 。

心理学研究证明,社会上的拜金、 炫富和攀比心态,非常有损人的幸福感; 因此,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对社会的价值观及自己的深层信念进行检验,问一问自己这些深刻的问题: 1 我的深层信念是什么?什么对我最重要? 2 这些深层信念对我有什么帮助?给我带来了哪些问题? 3 我该如何改变这些深层信念,以提升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你是否想过丰富多彩的生活?你是否想发挥潜能与天赋,你是否想服务他人? 这里需要我们诚实地问问自己,相信我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有了这些答案,我们就可以不被不良价值观所困扰。

相信阅读《心理韧性》这本书后,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普通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使孩子或自己变得越来越有韧性,越来越乐观,也越来越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