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你,另一个自我复活的地方古典音乐

海顿——幽默的智慧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zoerainry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海顿并非交响曲体裁的首创者,早在巴赫和亨德尔的时代,就已有人为这个领域作了准备,开拓了道路。但海顿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交响曲的形式,所以海顿被世人称为“交响乐之父”。海顿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4部清唱剧以“创世纪”和“四季”最为突出,同时也写作了68首的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一些20部歌剧(5部散失)、轻歌剧、13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他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风格幽默欢乐,这在他的作品中 无不体现出来。因为海顿发现音乐会上很多听众在作品演奏到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通常速度比较慢)时容易昏昏欲睡,所以海顿决定和这些附庸风雅的“瞌睡虫”开个小玩笑。在《惊愕交响曲》中,第一乐章,G大调,6/8拍,用柔板的序奏与简洁明快的主部构成的奏鸣曲式谱写。第二乐章在文献中备受青睐,那个让人“惊愕”的和弦便是现身于这一章,小提琴短促而轻柔地奏出C大调的旋律,柔和的音调让听众昏昏沉沉,正要睡去,突然一记强音爆发,乐队用伴随着最强奏的击鼓声与整个乐队的全奏声响,使听者大吃一惊。想象当时演出的场景,那些被惊醒的老爷太太脸上挂着狼狈与不可思议,一些女士甚至被惊吓得尖叫起来,困意全无,而海顿却狡黠一笑,乐队一本正经而又轻松自如地继续音乐演奏,这可真是海顿幽默的智慧。第三乐章,快速的小步舞曲,G大调3/4拍、第三拍有重音,形成一种独特的诙谐气氛。第四乐章,G大调,2/4拍,双主题的回旋奏鸣曲式。第一主题轻快,第二主题带舞曲性。在结尾处先由木管奏出第一主题的主要动机,然后用“惊愕”手法即以定音鼓强奏为信号,转入降E大调的插曲,为乐曲添加了新鲜的色彩。

再如,海顿的《告别交响曲》,其创作背景是在埃斯特哈奇的宫廷乐队中,大多数乐师每年只有六个月回家探望亲人,而在1772年这一年,比往年还延长了两个月,一共八个月。许多乐师只得请海顿帮忙,想想办法。于是,海顿就打算写一部“为民请命”的交响曲,在最后部分让演员一个个奏毕后吹熄蜡烛离场,最后只留下个别几个人终曲。调性采取不常用的暗淡的升F小调。演出之后,管弦乐队的团员在第二天就被允许回家了。海顿就是这样一个幽默智慧的作曲家,用委婉优雅的方式向亲王“请假”。乐曲第一乐章甚快板,升f小调,3/4拍子,奏鸣曲式。以突然出现的全乐队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题开始。乐句单纯, 但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第二乐章,慢板,A大调,3/8拍子。这一节奏徐缓的乐章亦为奏鸣曲式。弦乐器静静地演奏出主题旋律,显得沉静而安详。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调(有六个升记号,在当时可以说极为少见)。全乐章在情调上,属于节奏稍快而较复杂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叠的两支法国号奏出,但音乐并不因此而显得粗野,依旧典雅庄重,是这个时期海顿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第四乐章,急板,升f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终乐章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交响曲通常的终乐章形式,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第二部分为慢板,3/8拍子,这是最后附加的部分,体现出曲名“告别”的含义。

在海顿的交响曲中,有些不循规蹈矩、大胆追求新奇;有些则蕴含着巧妙的匠心独具。作曲家煞费苦心地打造一系列交响曲,展现出他的多才多艺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并努力确保每一部作品都带有显著的标签,使其与众不同。就像在第93交响曲如歌的广板部分对低音管幽默的使用;第95交响曲小步舞曲中抒情的大提琴独奏;第97交响曲的慢板中标明“近马弓”的部分;第98交响曲终章尾声的一小段强音钢琴独奏;第99交响曲慢板中优美的木管吹奏;第100交响曲小快板中的土耳其风格的“军队”打击鼓乐;第101交响曲行板李“嘀嗒、嘀嗒”的时钟节拍。总之,海顿的作品将技法创新实验和满足普通听众审美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是无与伦比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