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
写在前面:
这学期的课都在第一个月,但是和其他专业相比,我们一周课的数量是人家的这学期的量(他们每周两三节),于是就出现矛盾了,在课堂上复习考研根本看不进去,而不复习又挺着急,可是不听课也觉得这是大四最后的课了,不听挺可惜。最后,我们妥协了,不在课堂上复习了,每天早起,加晚上复习,白天听课。
这学期共六门专业课,其中两门系内选修,园艺疗法概论就是其中一门,任教的老师是我最喜欢的曾教过我们树木花卉的李老师,她的每节课都挺别出心裁的,这门课也不例外。
她说自己从读研开始就开始关注园艺疗法,但是始终没什么机会实施,恰好这次可以重新开设一门选修,自己又利用暑假时间外出学习备考了森林疗养师资格证,并且“侥幸”顺利通过,所以想着为我们上这门课,既开阔眼界又舒缓压力,两全其美。
第一节课,我们在这个圆圈里只是随心所欲创作,其目的就是放松,大家觉得新奇,所以这节课特别活泼,都在全神贯注创作自己的作品。整个过程也许是太投入的缘故,所以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用记笔记,没有ppt,有的只是舒缓的音乐,和赏心悦目的满桌子的植物。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我今天的作业:创作结果附加创作过程和感受:
题目说明:宁静——冷色调的运用;致远——作品最上方的太阳,为我指明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54718/c0e606c006ffdbc1.jpg)
创作思路及感受:
可能是由于我个人很喜欢冷色调,所以整个作品以冷色调为主,辅以部分亮色调植物。其中冷色的运用象征着我的内心很平和,而且和自己的性格很像,这种颜色总会给我一种踏实、稳重的感觉。
在整幅作品中之所以花朵的大小是从下到上依次变大,原因是这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中我的知识储备量,始终坚信着现在的努力会获得未来的繁花。在右上方角堇两侧的豆科植物(花伴侣识别为“斜茎黄芪”)的叶子第一感觉给我的印象是它很像橄榄枝,橄榄枝首先代表he平,而最主要的是因为我潜意识里的对jun人的崇拜,因为它也同样是jun帽上的标志之一。
左边用几根蒿叶所比拟的是我想采用的植物——竹子。因为自古以来,东坡先生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思想同时也让竹成为了文人居所必不可少的东西,亦代表了文人的一种清高,寄托着我的一种文人情结。我把这个圆环内部当做自己的心灵居所,所以“竹子”也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存在。“竹子”上撒落的星星点点花瓣是用右边代表“知识”的花洒落而成,象征由此带来的压力。
我的内心旨在于将心灵的寓居之所设计成自然态,可既然无山、无水、无建筑,但是石一定要有吧,可事实是早上在外面随意取的几块形象不佳,恰好看见桌上的“萱草”果,于是用手掰开,取出种子,放于底部,姑且让它们作为石的形象站在这里吧!
在选取花材时,我一眼相中“毛赤杨”的果实,是那种没有理由的好感,于是迅速纳入手中,它是一定要作为作品的一部分放在里面的,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摆放植物完毕后,我发现好像缺了点什么,看了一会儿,猛地想起,是果实。我的人生中是要有果实的,不然努力为了什么呢?可是这么大的果实,我将它放在哪?前前后后试了好几次,后来把它放在了底部,这种安排也是一种固有思维,脑海中始终有一个执念,那就是果实一定是最后努力奋斗过沉淀的结果,况且它这么大,那就放在底部吧,否则就头重脚轻了!
都是冷色调,会不会太安静了些,应该有点什么可以“点燃”我的东西。对了,太阳,大自然怎么会没有太阳呢,那太可怕了,可是太阳用什么做?我用手指敲着桌面,思索着,手指和桌面垂着脑袋的粉色波斯菊轻轻触碰,低头看它,有了灵感。如果我把波斯菊的花瓣摘下,剩下的部分,雌雄蕊好似太阳,而那花萼好比太阳辐射出的光芒,通过一根根看不见的线将光芒洒落,照耀植物,也照亮自己。
我小心翼翼一片、一片将花瓣摘下,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唯一让我心灵有所触动的就是我在亲手摘落每一片花瓣的过程。它们在人类的面前太弱小了,在人类的“巨手”中“任其宰割”。那一瞬间,甚至觉得有点残忍!植物总是如此伟大!其实,不管是植物形态的太阳也好,石头也好,单是植物以本态存在,就能照见世间的暖意,人们在植物的影响下也会收获一颗颗善良、伟大、包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