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有信

2020-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陌上花开wen
夏天的第一封信。

十四年前的旧照

亲爱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们:

    相信你也和我一样喜欢五月。

    春末夏初的季节,褪去了春天的意兴阑珊,酷夏的暑热难耐却还没有来。五月繁花似锦,开得惊天动地;五月的风却格外轻柔,仿佛不忍唤醒那仍然沉浸在春天的小梦境。

    Yoli在信里说,夏天让人想起童年,好似夏日的光阴覆满了所有没心没肺的日子。

    真的是这样啊!那些留存在记忆里的漫漫长夏,不断上演定格,又好像就这样发着呆就长大了。

  我在出生100天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南通。妈妈在玻璃厂三班倒,爸爸在“文革”中因文获罪,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力。蛰居家中的爸爸,陪伴我度过了什么都匮乏,唯独不缺爱的童年。

    小时候好不容易吃上一顿大肉包,肉馅儿旁边的那层有汤汁的皮我是极爱的,爸爸也会全给我吃;妈妈在厨房做蛋饼,我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捧着小收音机听广播剧,一边闻着厨房里飘出来的蛋饼香;坐在最后一排几乎是站着看完傅全香演的越剧《情探》,觉得长大后的爱情真是凄婉;和邻居叔叔带着他家小女儿去人民公园玩,那天特别热,我撑着小伞想搀着小妹妹,却不小心没抓牢让妹妹摔了一跤,被责怪照顾不周,那种内疚和委屈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多回忆都已经是碎片,有的也觉得总该忘了吧,却不知怎么,依旧生动鲜活,仿佛过一阵子就会重新彩排一遍。

    等到长大了一些,就是没什么趣味的学生时代,夏天两个月的暑假成了难得可以光明正大虚度光阴的一段日子。什么“时不我待”,什么“只争朝夕”,都是夏天的耳边风!当然很羡慕那些可以在田野间撒丫子奔跑的孩子,不过同龄的孩子总有自己的玩法。那时候同学之间经常串门,现在同学聚会,依然会聊起谁家爸妈做的菜最好吃,哪位同学在谁家吃了100个馄饨还觉得没吃饱,高中时在哪位男同学家第一次用大碗喝酒,居然就醉了……那时候我懂得了这人间除了亲情,还有一个温暖的词叫“朋友”。

    工作以后最开始的几年,依然在学校享受着暑假的福利,但那时候的心情就开始不一样了。但究竟是哪里发生的变化,却模模糊糊的看不分明。就恨着自己没有那样的一支笔,没有办法像梵高所描述的那样:“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子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越是年龄渐长,越是感受不到那股年深日久的悠长,总是被无数琐事裹挟着,簇拥着,每一天都如此匆促,却看不到起伏的波涛。

    反倒是今年不期而遇的疫情,让居家的日子,像极了那些没有分数压力、没有目标期许的夏日假期,看着《清平乐》的剧情不疾不徐地流淌,王凯演的大宋皇帝真是不易;看着有那么多事情值得做,却力所不能及被一再推迟放下;看着自己的焦虑感来了又去,就像曾经那个不愿服输的自己总想众星拱月却依然会曲终人散;看着自己已知天命,终于明白永远不可能成为理想中最好的样子,但只需心有所寄,便已足够。

    于是,我愿意用更赤诚明亮的喜欢,来迎接这个五月,迎接呼啸而来的夏天。

立夏安好!

2020年5月5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