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约稿与录入专题而感
我喜欢读和写,上学期间就喜欢看小说,那时候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小说和课本是没有可比性的,学生更应该时时捧着课本,看小说实属于不务正业,所以为了看完得之不易的一本小说,在家长和老师面前,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的事我也曾做了不少,有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自己在座位上偷偷翻看琼瑶作品的、有在家长面前手捧着包着课本外皮里面是小说的、更多的时候是在晚上蒙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小说的。
想起来我初到镍城工作时,班上的几个同事在工作闲暇之余一起谈愿望,至今我仍然清晰记得我当时说的我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间属于我自己的房间,有一屋子的书,甚至还畅想过自己开一家小书店。
结婚成家后,艰难的生活和责任已将我当初的愿望覆盖了,每天的时间大多被工作和生活消耗了,很难有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静下心来看书,而我对自己唯一的奢侈就是每年都定《读者》杂志,喜欢《读者》是因为我发现它所收录的文章不但包罗万象且都是精髓之作,读完一篇精致的文章所需的时间不长但收益颇多,价格也在我的承受范围内,每月上下两册,一本三元钱,好笑的是我看完那些《读者》多数都是在厕所里,每期杂志收到就放在马桶边上,方便可利用上厕所的时间看书,犹如现在的人上厕所时拿手机一样,写到这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说现在的年轻人上厕所可以不带手纸但是不能不拿手机,这可能就是所说的厕所文化吧。
退休后的生活,时间可以自由掌控,做好家人后勤保障工作的我也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安静的读和写了,近期总结了一下自己自嗨式写作还是断断续续积累了一些文章,就尝试在写稿平台上陆续发表了自己的九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坦白的说当我收到某公众号的约稿和看见有发给我的消息“你投稿的文章已被加入专题”时的感觉还是有点小兴奋的,在此我学到了一个新名词,“自媒体写作”也就是所说的网文。
受到鼓舞的我就这样写作、投稿,因题材不同退稿,文章有录入专题的也有专题说“Sorry”的,几番下来,我开始思考了,我到底适不适合写网文,我必须要了解什么是“自媒体”?自媒体其实就是个人媒体,我理解为报道自己的媒体,我们知道老一代的媒体是报纸和电视,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信息内容传播将更快速,更个性化,目前我所熟悉的国内自媒体平台有今日头条、抖音视频、优酷视频等,而要想成为一名“自媒体”写手让自己所写的文章变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网文一般都要求日更,要天天写日日发,网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符合趋势,也就是一直在变的读者口味,时下流行什么就写什么,大家关注什么就写什么,你的文章可能很好,但“Sorry”,题材太常见,反之,你的作品一般,不过题材较新颖;在这个速度的时代,网文的另一个要求节奏要快,标题一定要招眼,要醒目,要让人有点开的欲望,爽点要足,最好开篇就来一个爽点,然后接二连三的铺展开,必须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各种情节都要跟上。
从我想写点什么而演变成了必须要按一定的题材生拉硬搬的写什么,从写我喜欢的演变成了写别人喜欢看的,文章市场化了,成了商品,本质变了,感觉这样的写作真的不适合我且和我写作的初衷背道而驰了,而我自嗨式写作,是纯粹的个人喜欢,我只是喜欢用文字述说我的情感,多以叙述形式为主,免不了有些就成了所说的口水文、流水账,但却是由心而发,脑子里想什么就写什么,眼睛看见什么就写什么,所写的可以是旅游心得经历,可以是生活琐事感悟,还可以是随笔而出的打油诗等等。对于写作我感觉自己的文笔还是难免有些生涩,句、词之间的衔接,语言词汇的丰富性,包括标点符号的应用等方面我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
再者,写作真的是要灵感的,没灵感我可能几天都不愿写一个字,即使勉强写出来看过之后也是要删掉的,反之,灵感一来,文字输入就停不下来,就像现在这样,在写过一部分之后,会发现文笔会越来越顺。
艺术的来源便是生活,我每天认真生活,用心体会人生百态,文字自然就出来了,我现在所写的东西,只是为了不让自己遗忘那些所经历的美好或痛苦的瞬间,我害怕时光漫长,若不用文字记录,那些曾经的幸福或伤痛便会被埋藏,我通过写文章,整理思路,平静了心态,把喜怒哀乐宣泄出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记忆的痕迹,怡然自得。
这样的文章,自己看了喜欢,可能亲戚朋友,看了也有点感触,但是对于普通读者,也许没有什么意义,也不会有人喜欢去读,所以我将不再在意会不会有公众号用我的稿件,但我还是会投稿各专题,写作的核心就是分享,今后我还是希望自己能踏踏实实的写点东西,只是因为喜欢写作,至于是否有人读,有人评,有人赞,真的不重要,不必太在乎,如果只是为了要多一些的点击量,非要刻意的去写一些博人眼球的东西,那写作的意义将全无,万事还是应该遵从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认为不刻意的东西,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