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不该成为唤醒家长焦虑的号角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庆祝之余,也有不少人愁绪万千。
“该不该向老师送礼”这个问题恐怕是所有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都曾被困扰过的难题,在物资不再匮乏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给老师送一份礼物并不是一件为难的事情,难的是送什么、怎么送。
在崇尚“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的中国,送礼早就衍生出了一门学问,送礼人除了表达对收礼人的敬仰和喜爱,更多的则是希望借礼物博人情。家长的心情不难理解,正如“给不给孩子报补习班”一样,这样的选择往往是由“别人家小孩”来影响的。
送礼、报班并非本意,但若是不做,又害怕落后他人。人类本质上是群居动物,模仿他人的行为是本能,和其他人保持一致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当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教育也理所当然成为重中之重,每一个把孩子交给学校的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重视,甚至是“特别关照”,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面对班上的四五十名学生,老师的精力和关注度是有限的,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大前提下,侧重引导个别需要给予更多关照的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是无可厚非的。绝对的公平,或者说完全的统一,有时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每个孩子个性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相应的在班级中扮演的角色自然也不同。如果家长一味苛求老师“提拔”自家小孩,逼迫孩子去竞选干部,变着花样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似乎就变成了揠苗助长的农夫。各有所长,各司其职,才不会闹出“某小学班级25个学生23个班干部”的笑话来。
焦虑与不信任,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使得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的原因。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老师明里暗里、谋求私利的功利行为,使得家长的不安感与日俱增,担心因为自己没有“表示”会让孩子受委屈,这实质上是对老师和学校的不信任。
根据调查,很大部分老师也会因为送礼行为而感到苦恼:收礼违反规章制度,更违背了为人师表的初心;不收礼,家长会怀疑是礼物分量不够,改送更贵重的。这样真的好吗?老师所渴望的尊严与信任,不是家校群里没完没了的“拍马屁式”回复,也不是五花八门的礼物,更不是承载着焦虑的红包,而是学生消除疑惑后欣喜的目光,家长发自内心的一句“谢谢”。
《荀子·大略》中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传统,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老师是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在全社会重振师道尊严”这一要求,让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或许才是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