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之“圣人之道”

2021-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网艺生活

        最近我继续阅读《曾国藩传》,在书中有了点滴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曾国藩考取进士后,曾家举家欢庆,而他接着考进翰林院,曾家人更是喜不自胜。欢庆之后,曾国藩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翰林院里的人们都是人中的天才,大儒者甚多。

        对曾国藩来说,这是极不适应的。曾家是农民世家,家中没有书香,有的是粗野性。初进翰林院,他就像村夫进书香门第,农民进大城市一样。可是他不卑不亢,有时候为了一些琐事跟大臣们挣的面红耳赤!

        不久,他发现自己身上存在许多的山野气息,不像翰林院的一份子,于是决定痛改前非,他要做一个圣人!他甚至跟自己说“若不成圣人,便成畜牲!”,这样立誓,可见他的坚决!

        他做圣人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写日记,在日记里他不断地剖析着自己的内心!他在日记里写到:“他自己好色,一次去同事家,他要求同事请出嫂子给他看看,同事一再婉言拒绝,待同事的嫂子出来时,他却看呆了!”后来他深刻反省自己,深批自己的不理智!

        他通过写日记,记录自己清除身上陋习的过程,让人佩服他的毅力!戒烟是他做圣人之路上,改掉的第一个陋习。他本以为戒烟成功,他就是圣人了,殊不知这只是他“脱胎换骨”的开始。

        圣人之道何其遥远,他身上还有许多需要大改革的地方,那么他是如何改掉的呢?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圣人的呢?等我继续读《曾国藩传》后再给大家分享。

分享一些曾国藩的名言:

1、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2、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3、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4、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5、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曾国藩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