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先生
如果你看过《奇葩说》第三季,一定知道王先生这个梗。在民生记者董婧的口中,任何时候的王先生都是一个倒霉蛋,在各类事件中碰的头破血流。而我认识的这位王先生,却是普通人中的成功人士。
去年公司交给我一个渠道让去拓展业务,这个渠道是由几百家店面组成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店面的老板,确切的说真正的老板是他老婆。在这几百家店面中,王先生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互联网时代中,很多领域已经被颠覆的鼻青脸肿,这个渠道也不例外。大部分店面都是在惨淡经营、苦心支撑,只有他的店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挣钱。以前是日进斗金,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那会儿互联网还欠发达。现在则是稳扎稳打,将其他店面甩了几条街。
自从在这个渠道开展业务以来,所有的店一开始都是从零起步,现在他一样每个月遥遥领先,从我这里最多的时候领过一万多元奖金。
在人多聚会的场合,他并不是最活跃的,可一旦切换到销售场景中,他的语言对顾客有着强大的说服力。无论是语气、神情都极其诚恳,分明不是在销售,是在帮助顾客化解问题。从他身上我认识到,社交能力和销售能力是两回事,内向的人做销售一样有狼性。
而他并非销售出身,家里条件很差,很早就辍学去了工地,跟人学开吊车,作为学徒历经艰辛,同时也为青藏铁路建成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又在西藏工作过多年,回到西安来了一场姐弟恋,接着开了这家店给他老婆,结果月月亏损,没办法只好放弃吊车,亲自出马。
最终,通过种种努力,这家店给他带来了财富,有了几套房,又给毕业没找到工作的儿子,报了一个学费很贵的IT进修班,也算是成功人士了吧。说也算,是因为他并没有印象中成功人士的标签,身上没有名牌,去哪都是电动车,抽五块钱左右的烟。有一回中午过去找他,他说走,请你吃饭。对面是一家亚辰涮烤自助餐厅,我们从11点吃到下午四点半,喝了两打啤酒,当然主要是他在喝。看着他不停地在座位与卫生间走动,然后再走过来时,还要顺手带点菜或肉什么的,继续往锅里下。到最后,实在喝不动了,我说咱们下次吧。他说行,然后打开一瓶啤酒,边喝边往出走,那一刻跟在他身后,真心想离他三米远。
实际上他挣的都是辛苦钱,每天快十点才下班,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几天才可以真正休息。他老婆管钱,他负责挣钱,分工明确,工作和生活一样认真。
这个市民王先生,作为普通劳动者,靠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这个城市里挣下一份家业,值得尊敬,值得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