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为国登顶”实为“雪山生死恋” (一丁点儿剧透,介
文中所列事项只针对片中角色,不针对任何演员。
文中所列事项只针对片中角色,不针对任何演员。
文中所列事项只针对片中角色,不针对任何演员。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其实在买票之前就已经看到有很多人说《攀登者》已经扑街了,但是基于以往吴京的电影留给我的观感实在是太好,我决定不看任何网上的剧透性评论,自己不加预判亲眼去看一下这片子到底怎么扑街了。
看到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还觉得奇怪,片子路数正常啊,没有哪里不对劲。然而也就只有这半小时的正常了。
看完之后怎么说呢……就好像是有人要做一桌菜,买了最好的食材,最好的佐料,选了氛围最棒的餐厅,但是却请了一个跟食客想法不一样的厨子,做出来的菜一眼看上去吧,它也是好菜,但就是味儿不对。
整部片子下来,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格局出了问题,国庆献礼,又有这么好的原型素材这么棒的演员阵容,完完全全可以打造一个荡气回肠伟岸大气的故事,登珠峰这件事本身就是格局大眼界高,在那种人民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为什么要登珠峰?这个问题影片里起码问了两遍,但直至片尾也没有用恰当的方式解答出来。为什么要登珠峰?因为这关乎到国土的问题,是我们的国土,就是要寸土不让!这不是一两个人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疆土有没有能力捍卫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吃不饱饭的时候珠峰还是非登不可。这个问题不讲清楚,这部电影的主旨就偏了。
主旋律电影不是不能讲情情爱爱,但是爱情元素不能以“拖后腿”的方式呈现。有一种片子我特别特别讨厌,就是男的去执行一个特别危险特别重大的任务,女的本来是安全的,结果她太挂念男的了,就跑去男的那边了,然后男的为了救女的分心了,任务失败或者是死了。我一丁点都感觉不到这种情况下有啥可虐的,这不就是作死么,求啥得啥呗。偏偏爱情片就是喜欢这么演。但是主旋律的片子里真不能这么来一下,真的,太令人智熄了。所以当我看到女二号黑牡丹就这么差点儿害死李国梁的时候(就是他俩夹在缝隙的那一段),我简直就快忍耐不住愤然离席了。而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这样的情景不止一次的出现,真的宛如在看一部小情小爱的“雪山生死恋”。就连男主登顶前,在最危险的时候,女主身体情况危急,女主身边的队友居然还一字不漏告诉男主她现在不行啦,你觉得这情境自然么?就好比你和A互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A现在正在执行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稍不注意踏错一步就会死,这时候你会选择告诉A你身体状况特别差快死了么?你肯定不会。然而导演就让女主的队友这么做了,并把这作为登山队登顶的一剂催化剂。
不是说不能这么拍,如果你一开始就以爱情为卖点,这就是一部讲爱情的故事,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登山作为爱情故事里最闪亮隆重的点缀,那行,你就这么拍,这个格局也可以。但是你本身有真实的事迹原型,又把主题定在“为国登顶”,全片又实在找不出哪里明明确确能体现这个主题,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么?当年登山的老前辈们是为爱登山?为爱做出一些无组织无纪律的事?
这部片子里的爱情元素出现得非但不必要,而且拖后腿,如果将所有这样的元素砍掉,起码在我心中能提升1.5个星级。
第二个大问题是口型与声音不一致的问题,片子中大量存在,应该是改过大量台词,后期重新配音,但有的看起来非常明显,影响观感。比如黑牡丹偷偷溜进李国梁的房间,碰了他的相机被发现后,电影里她给出的解释口型是“我随便玩玩儿”(这一句太明显了我一下就看出来了,并不是故意杠),但是声音却说的是“我想学拍照”。因为拍的时候的台词和最后配音的台词不一样,而台词显然又对塑造人物性格影响非常大,所以当她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说“我想学拍照”的时候我那一瞬间就浑身不舒服,感觉这个人物的表情、动作与她表达出来的语言太违和了,就像是“魄”“体”分离了。
总而言之,观影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全是弹幕全是吐槽。如果要把这篇影评写得更完整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去二刷,但是我实在不愿意为它再贡献一次票房,毕竟咱又不是人傻钱多,所以还是等这片子下映后再来完善吧。不过这得看那时候的我还愿不愿意为这样一部电影再费心了。